江西宜春墻體廣告 幾年沒到宜春市袁州區采訪,沒想到,這里的發展態勢,出乎記者的意料。
不僅是高樓多了,馬路寬了,街道更加整潔了,更重要的是,一些新的經濟業態正在生根發芽:長期制約發展的“瓶頸”被逐步打破,一些“短板”開始補長,特別是油茶等傳統產業,擦亮招牌后重新煥發生機和活力。
深入采訪后和區領導交流,才知道,袁州區近幾年正在上演一幕精彩大戲,發展升級的精彩大戲。
先來說說工業的發展升級。袁州地處宜春市中心城區,但一說到宜春,人們首先想到豐樟高。袁州區的差距,主要在工業。近幾年,這個“短板”開始補長。7月17日,我們來到袁州區醫藥工業園,濟民可信、百神藥業、江西科倫醫療公司……每個企業都是滿負荷生產,有的企業,生產訂單已經排到了明年,到處一片繁忙景象。經過多年發展,如今的醫藥工業園,已經成為袁州區工業升級的主戰場。“這幾年,我們在做大總量同時,重點引導企業在升級上下功夫,通過延伸產業鏈條,做全上下游產品,實現集群發展。”園區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園區升級發展戰略已見成效,濟民可信躋身中國制藥工業百強榜第14位,江西科倫醫療公司入圍全省首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百神藥業中藥前處理和提取車間GMP認證等擴建項目也已經完工。2014年,醫藥產業集群入選全省60個重點產業集群,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13億元,成為全區首個“百億產業”,并形成從研發到生產再到物流等完整產業鏈條。
工業升級不僅僅在醫藥產業。宜春遠大化工聚氨酯類產品生物化學組合合成技術,成為國家“863計劃”課題,公司二聚酸產能亞洲第一;江特電機生產的防爆高壓電機、永磁電機等,列入國家“節能產品惠民工程”高效電機推廣目錄,起重冶金電機綜合指標連續4年居全國同行首位;金特建材生產的纖維增強硅酸鈣板獲“國家級新產品”證書,并成為該產品的國家標準。
除了工業,油茶等傳統產業發展升級大戲同樣精彩。7月17日,我們站在一個山頂上,俯瞰江西星火農林公司5000畝高產油茶林。只見四周一個個山頭上,油茶苗整齊劃一。據介紹,這些苗去年栽種,全部按照標準化模式,有專人護理;而更遠處郁郁蔥蔥的綠苗,則馬上進入豐產期。登高遠眺,整個油茶林綠意蔥翠,層層疊疊,猶如一幅水墨風景畫,蔚為壯觀。目前,袁州區高產油茶面積20.8萬畝,全國第二、全省第一,年產油茶5000噸,產值8億元。全區油茶良種采穗圃面積1600多畝,每年培育油茶良種嫁接苗3000萬株,成為全省最大的油茶育苗基地。
袁州區被譽為“中國油茶之鄉”。過去,油茶品種單一,產量低,加工產品原始低級。如今,這個傳統產業華麗轉身,并成為行業標桿和領先者。7月18日,在一片油茶林前,記者發現許多樹前立了一個牌子,上面標有品種、習性、適合種植區域等,一打聽,原來這片林是種質資源庫,也就是實驗田,面積達500畝,位列全省第二。江西農大、省林科院等科研院所,都在這里進行實驗,并承擔“華東低產林改造”“油茶有機栽培”等國家級科研項目。
對油茶的改造升級,袁州區做到了極致。過去,油茶殼只能當廢料,或者當柴火焚燒,無利用價值又污染環境。如今,通過技術加工,變廢為寶,身價翻了百倍。在江西星火農林公司,記者看到,一車車廢棄的油茶殼,通過加工培育,4個月后培育成餐桌上人見人愛的海鮮菇。據介紹,此項技術獲國家專利,全國獨家,企業日產海鮮菇等食用菌7000公斤。而培育食用菌后的尾料,又是油茶種植最好的有機肥,從而實現了油茶的綜合開發和循環利用。目前,公司一期工程3月試產,產品供不應求。投資8000萬元的二期工程正加緊建設,建成后企業銷售收入將翻番。
“發展升級,袁州區主要在兩點上做文章,一是高起點、高標準,注重科技含量。無論是工業,還是油茶等傳統產業,都不搞簡單、低水平的重復。第二,注重融合,通過融合產生1+1>2的裂變效應。”和記者交流發展升級體會,區委主要負責人談了他的想法。
在宜春百尚城建設現場,記者體驗到了現代商業的大氣和魅力。這個投資20億元的現代綜合商城,盡管還處在土建工程階段,但其高端的設施、超前的經營理念,還是讓人眼前一亮。除了6幢33層商品住宅外,還有一個面積達13萬平方米的大型購物體驗中心,電影院、KTV、餐飲、品牌區……功能一應俱全。肯德基、萬達等知名品牌,都提前布局入場。商城建成后,年營業額將破10億元。而投資20億元的宜春萬達廣場、投資10億元的萬民電子商務創新產業基地等,建成后將為袁州區第三產業的升級添磚加瓦。
在袁州區采訪,記者還聽到一個新理念,即1+2+3>6。也就是通過一二三產的融合發展,產生裂變效應。其實質,依然是發展升級。
袁州區現代農業示范園,是國家級農業綜合開發區,面積20平方公里,園內一二三產企業24家。過去,企業各成一體,互不相干。去年,區里整合園區資源,通過融合,把分割的企業連成統一的利益體,變示范園為集觀光、休閑體驗、科普、技術培育于一體的旅游景區。目前,園區規劃正在制訂,15公里的自行車道、5公里植物景觀隧道、油茶文化村、游步道等基礎設施開始建設,產業間融合發展思路也已經確定。“我們的目標,以5個景點為核心,做山水、休閑及文化文章,讓游客在園區待一天,從而實現旅游綜合效益最大化。”說起發展前景,區負責人信心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