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雅安墻體廣告 5日,歐洲熊貓粉絲團一行走進了中國大熊貓放歸之鄉石棉。
經過一場暴雨的洗禮,雅安的天空顯得格外晴朗,空氣也十分清新。上午8點30分左右,粉絲團一行乘車沿雅西高速公路,一路駛向位于我市最南端的石棉縣。
在石棉縣栗子坪彝族鄉,姑娘們穿上了靚麗的彝族服裝,唱起了歡快的祝酒歌,給客人倒上了滿杯的酒;小伙們則將自己裝扮成憨態可掬的大熊貓,歡迎著來自遠方的熊貓粉絲。
石棉位于四川省西南部,“蜀山之王”貢嘎山南麓,大渡河中游,是中國漢族聚居區向中國最大彝族聚居區和藏族聚居區過渡地帶,也是四川省重點打造的雅攀旅游經濟帶、西南旅游環線、環貢嘎山2小時生態旅游環線的重要景區和門戶。
這里是中國唯一一個以礦命名的縣,境內居住著漢、藏、彝等23個民族,民族民俗文化特色鮮明;這里還是中國大熊貓放歸之鄉,全縣森林覆蓋率達61.55%,為全球25個生物多樣性保護地之一,建成了全世界第一個“大熊貓野化培訓放歸基地”,是全球首例野生大熊貓異地放歸地,大熊貓“淘淘”、“張想”、“雪雪”等人工繁育大熊貓經過野化訓練后也在這里放歸大自然,石棉也成為全世界放歸大熊貓最多的地方。
隨后,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團員們參觀了“中國大熊貓放歸之鄉,大熊貓放歸成果展覽”,對大熊貓的放歸有了更詳細的認識和了解。
根據《全國大熊貓野外放歸總體規劃》,將首先在四川栗子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公益海建設小相嶺大熊貓野外放歸基地。2012年10月,小相嶺大熊貓野外放歸基地一期項目建設完成,主要建成了20公頃的大熊貓放歸前適應體系和以無線電跟蹤、紅外線相機、DNA分子分析技術為主的放歸后監測體系,能提供大熊貓放歸前適應場所,開展放歸前的科研和監測活動,并在放歸后能對放歸的大熊貓進行有效的監測和開展相關科學研究提供必要條件。
稍作休息后,粉絲團一行前往栗子坪生態旅游度假區,游覽了孟獲城景區,這里是三國時期諸葛亮七擒孟獲的地方,是一處集原始森林、高山草甸、紅石河谷奇觀、三國孟獲文化、民族文化為一體的生態旅游景區。
在高山草甸上,能歌善舞的彝族“阿米子”(姑娘)跳起了歡快的彝族舞蹈,并熱情地邀請粉絲們一起舞蹈。
來自奧地利的生物學家Kirsten Martina Palme表示,她來雅安之前以為這里只有大熊貓,沒想到這里還有這么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她說:“雅安很美麗,這里的風景很漂亮,生態環境很好,人民很熱情,這里非常棒。”
“一路走來,雅安給我們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這里不僅生態很好、空氣清新、熊貓可愛,而且這里的人民也非常的好。”在雅安的三天時間里,來自德國的KOKO曾一度感動到流淚。她告訴記者,前一天晚上她還給家人打電話,告訴家人她在雅安的美好經歷,希望下一次能和家人一起再來雅安。
KOKO還說,等回到德國后,她一定會積極向朋友們宣傳雅安,讓她們都能來雅安看一看,感受這里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