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龍巖墻體廣告 武平縣中山鎮龍濟村的一個山溝里,本年93歲的危德章白叟過著儉樸而安靜的日子。近來,面臨一群慕名而來的“尋覓抗日老兵”志愿者,危德章白叟從櫥柜里取出了僅存的一枚勛章和退伍證書,談起了當年那段血雨腥風的抗戰前史。
1922年出世的危德章,14歲被捉了壯丁,承受軍事訓練后,在黃百韜的部隊里擔任正機槍手,和日本兵打開戰役。盡管其時只是個“雜牌軍”,戰役卻打得相當激烈,“打到后來,只好把尸身拖到面前當掩體,機槍架在尸身上,一向打到手軟。”
危德章1937年入伍時,從屬國民革命軍183師,后來編入198師。他參加過兩次長沙會戰,在云南戰役過,最遠到過緬甸。在危德章的記憶里, 最慘烈的一次戰役是在云南。那時抗戰已到尾聲,他地點的部隊發起了對日軍的反攻,“攻打了三次都沒沖過去”,到了黑夜部隊用木船悄悄渡江,來到高黎貢山的 山腳下,“敵人在山上,咱們沖擊攻上去,日本人死了很多,到處是尸身,尸橫遍野。”
解放戰爭期間,危德章地點的部隊在山東臨沂被解放軍圍住,后來他向解放軍投誠,當了排長,參加了淮海戰役、渡江戰役,攻進了上海。1949年,危德章跟著部隊南下。20世紀50年代改行,從福州回到老家,在林業部門工作到退休。
采訪結束時,咱們提議給危老拍張相片,93歲的危德章挺直了身體,“啪”地一下抬起五指并攏的右手,行了個規范的軍禮!他的死后,是一幅民間熱心人士贈送的錦旗,上書“為國而戰 無上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