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瑞昌墻體廣告 8月5日,家住瑞昌市大唐家園安置小區的五年級學生胡可高興地說:“再過20多天,家門口的三小就要開學了,再也不用到離家較遠的學校上學了?!边B日來,瑞昌三小建設工地上,百余名工人正加速推進項目建設進度,確保秋季開學投入使用,可容納3000余名學生就讀,方便周邊學生就近就學,讓瑞昌城區教育網點布局更加合理。
今年以來,該市緊緊圍繞“建設中等城市,打造幸福瑞昌”目標,堅持以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和省級森林城市為抓手,按照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強化城市管理和用有限的資金辦有效的事的原則,出臺城市建設方面的新舉措,一大批事關民生的城建項目得以實施,城市面貌日新月異,市民感受變化越來越大。
【給力項目建設 提升幸福指數】
城市建設,民生先行。瑞昌市市委、市政府用心傾聽群眾呼聲,聽取群眾意見,關心群眾切身利益,以為群眾解決實際問題為己任,大力實施一批重大民生城建項目,得到廣大群眾的認可與支持。今年,該市大手筆投入3至4億元,啟動城建項目總數達100個,其中新區建設項目10個、基礎設施項目45個、公共服務設施項目45個,這些項目絕大多數都與市民利益息息相關。通過實施民生城建項目,切實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廣大市民幸福指數。
為給市民營造一個舒適的休閑娛樂購物環境,該市科學開發利用城區空置地塊,增加公共空間、城市綠地和停車場所,規劃建設6個集貿市場、10座生態公廁和3個小型休閑廣場建設,新增10個城市綠地;啟動瀼河公園建設,完成投資1200萬元啟動護城河和柳湖公園改造,打造集美化、生態、休閑于一體的城市景觀工程。
同時,該市著力改善和提升城區教育衛生醫療環境,總投資5500萬元的瑞昌賽湖學校整體搬遷至新校區后,又投資建好首家公立幼兒園和三小,同時啟動六中建設,較好地解決城區學校大班額問題;在2010年9月實現中醫院整體搬遷后,又投資2.1億元建設新人民醫院,可望今年10月份投入使用,使該市衛生醫療軟硬件設置處于全省縣級市先列,極大提升了市民就醫環境。
此外,該市投資2億元建設的“三個活動中心”8月底可投入使用,為青年、婦女和老人提供一個舒適的活動場所;投資2億元建設的體育公園可望下半年投入使用,為市民提供一個體育健身的好去處;投資6500萬元啟動的北環路排洪渠項目等十大排澇工程,有效解決雨水多發季節城區內澇問題;著力完成城區1014套保障性住房分配,改造棚戶區1067戶,發放廉租住房租賃補貼50萬元,確保市民居者有其屋;高標準、高品位規劃建設武九客專瑞昌南站和站前廣場、站前一路,提升城市門戶形象,方便市民出行。
【聚焦城市“雙創” 改善人居環境】
開展“雙創”,重在改善市民居住環境,提高城市品位,讓廣大市民享受改革發展成果。自2013年以來,該市按照“政府主導、全民參與、目標管理、分步實施”原則,全面實施新城增綠、老城創綠工程,先后投入建設資金5億多元,新建、改建綠化項目48個,新增綠地面積50多公頃,城區綠地率為39.97%、城區綠化覆蓋率為44.09%,讓每位市民每天都能呼吸到新鮮空氣,享受身在鬧市猶如置身森林之中的感覺。在省級森林城市過程中,該市緊緊圍繞改善市居住環境,建設時充分體現山水特色,生態治理、護山治水,使瑞昌的公園綠地錯落有致、隨處可見,規劃布局顯山露水,人民公園、市民廣場、柳湖公園和安定湖公園等仿佛一個個綠色明珠鑲嵌在城市之中,真正做到讓市民出門見綠、推窗見景、500米見園,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2.65平方米。
同時,該市加大國家園林城市創建工作力度,實施項目帶動戰略,重點抓好14個公園建設項目、23個城市綠化提升項目等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為提升城市綠化總量、完善城市功能打好堅實基礎;抓好城市供水、供電、供氣和污水處理管網建設,加強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工作,使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80%以上。確保在2019年建成“天藍地綠、山清水秀、天人合一、宜居宜業”的國家園林城市。
此外,該市堅持把城市管理作為提升品位的重要舉措,不斷加強城市規范管理力度,繼續推進“兩違”建筑管控、車輛停放管理、渣土運輸管理、流動攤販和占道經營管理、戶外廣告管理、小區物業管理等六大城市管理新政的實施,努力為市民營造靚麗整潔、舒適有序的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