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四級通過率全國第二? 教育界人士:結果不靠譜
- 良心做事 誠信待客 專心服務
- 掃一掃
加好友
2015年08月27日 09:08
相關案例:
本文標簽:
廣西墻體廣告
廣西墻體廣告近來,一則大學英語四級考試經過率城市排行的查詢成果在網上熱轉,該查詢成果顯現,南寧在許多一二線城市成果傲人:四級經過率排全國第二,名次高于北京上海。關于這一成果,多所駐邕高校人員受訪時都表明“不敢相信”,一名高校英語教師乃至直接答:“呵呵。”
英語教學
廣西墻體廣告廣西在全國比較落后
記者在網上搜尋該新聞的有關出處發現,該報導的消息源是一個英語在線學習網站,該網站經過承受查詢問卷的1萬名考生,計算出來的英語四六級經過率(四級整體經過率70%,六級為45%),并稱在英語四級經過率排行榜中,南寧僅次于廣州,名列第二,“跑”在武漢、北京前面,而985、211等名校聚集的上海,乃至連前10都擠不進。有業內人士指出,2015年6月,廣西約有30萬考生參加了英語四、六級考試,該網站依據1萬多考生的計算,得出來的排行確實不具有說服力。
廣西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劉玉紅介紹,在她印象中,教學權威部門并沒有發布過各地區的英語四六級經過率,也沒有對此進行排行。從大學英語教學來說,經濟相對興旺的江蘇、浙江、北京、上海、廣州等地,學生英語也比較好。廣西高校的英語教學水平在全國比較落后,南寧一些高校在廣西處于“領跑”位置,但很難“跑”得過北上廣。
反響簡直都是“不可能”
“南寧排第二?倒數仍是順數?”“關于這個成果,我只能說,‘呵呵’。”8月25日,記者就此查詢成果對廣西大學、廣西民族大學、廣西師范學院等多所高校的教務處工作人員及英語教學的教師進行采訪,簡直所有人的反響都是“不可能”。
廣西一教學界人士表明,這么的排行缺少科學依據。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委員會只在2004年9月,抽象地供給過全國的英語四六級經過狀況。在2004年6月的四級考試,全國均勻經過率為26.5%,其中非要點院校為24.5%,要點院校為45.5%。而廣西的英語四級經過率,遠遠低于全國水平,連20%都不到。
一所駐邕高校的英語教師表明,南寧有十多所本科院校,其中廣西大學、廣西師范學院等一些外語教學相對比較好的,英語四級的經過率高一些,但也就在70%擺布,或許高一點;而一些剛升上本科的院校,以及一些獨立學院,英語四六級經過率則很低。假如歸納駐邕高校的狀況,能高于北京上海,“簡直是奇跡”。
過英語四級磕磕絆絆
盡管廣西高校的英語四級現已與結業不掛鉤,但絕大多數本科仍是請求學生考四級。記者采訪發現,對南寧的不少大學生來說,許多人都有苦楚的英語過級閱歷。本年從廣西大學結業的陳同學,剛考上本校的研究生。她通知記者,當年一進西大,校園就依據英語高考成果,將他們分紅英語一級班,二級班和三級班。她當年被分在二級班。大一第一個學期,英語班上30多人參加考試,只要10人擺布經過。她地點的漢語文學班有40人,英語經過率也只要10多人,并不算高。結業時,班上還有個別同學沒有經過英語四級。
傳聞南寧英語四級經過率全國排第二,陳同學連稱“不靠譜”,她很有“自黑”精力地表明,南寧大學生英語的聽、說、讀、寫水平其實都比較差。以她剛閱歷的考研為例,校園許多同學都“掛”在英語上。廣西的考研大軍英語成果根本在40~50分,考上60分現已歸于“學霸”級,而外省學生考研英語根本在60多分,有些乃至能拿到70或80分。她由于英語只考了56分,只能持續留在本地讀研。
不少到外省讀大學的同學,都表明過英語四級“沒壓力””。行將在華中科技大學念大三的黃同學說,大一下學期校園才允許他們參加英語四級考試。他地點的班一共有26人,第一次考試共有25人經過。大二上學期,25名參加英語六級的同學中,現已有20人經過。
記者查詢
排行疑為助陣推廣
在排行中,北京的四級經過率排行全國第四,清華大學的張教師坦然表明,“不參加,當然沒有率”。他說,清華大學等北京多所高校非英語專業的學生,不需要過英語四六級,而是各校自個建立英語過級的規范。如清華有清華一級、清華二級和專業英語八級,其中的一級難度系數比四級要大。只要有些普通本科院校,才請求學生考四六級。在北京另一所985高校就讀的學生通知記者,他們的同學并不重視英語四六級,“由于用人單位也不看中”。
在該查詢中,上海的四六級經過率,乃至連全國前10都沒擠進。上海一所211大學的教師承受采訪時表明,就英語基礎和英語教學而言,上海不可能是這個排位。該排行查詢樣本只要1萬名學生,散布于一二本院校仍是專科?生源的散布狀況怎么?校園對四六級的請求怎么?舉例說,目前我國有的地區的高校仍然將過四級與結業掛鉤,過級率當然高。假如抽取的對象區別比較大,計算的辦法未必科學,查詢出來的排行也沒多大含義。
教學界人士注意到,該排行由一家英語在線學習網站供給,而查詢中也呈現了“在此次經過考試的考生中,經過線上講堂備考的份額已超越20%,而選擇面授備考的考生缺乏2%”等定論。如今,各種排行滿天飛,有些排行與計算方有利益關聯,或是為了達到某種推廣的意圖,從這個含義上講,這一查詢確實達到了招引眼球的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