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車禍高位截肢 無腿漢子養竹鼠創業雙凳撐起新生
- 良心做事 誠信待客 專心服務
- 掃一掃
加好友
2015年08月31日 10:08
相關案例:
本文標簽:
廣西墻體廣告
廣西墻體廣告 假如沒了雙腿,是躺在床上等家人照料一輩子,仍是從頭站起自力更生?
面臨這一道實在的日子選擇題,武鳴縣鑼圩鎮培聯村的潘錦義的答案是后者。一場事故奪去潘錦義的雙腿后,他靠著兩個小矮凳從頭“站”了起來。他能砍竹、開三輪車,在家養竹鼠以減輕老婆的日子擔負。他發奮圖強的精力讓不少四肢健全的人自慚形穢!日前,記者深入武鳴一個偏僻的小山村,采訪到了潘錦義。
廣西墻體廣告為了妻兒
鼓起生計的勇氣
他首先要“站”起來
一手撐住一個小矮凳,靠著板凳的支撐力,他慢慢地向前移動身體……40歲的潘錦義以這么艱難的方法出現在記者面前時,把記者給鎮住了。雖然在采訪前就現已得知他失掉雙腿的現實,但令記者想不到的是,這兩個小矮凳竟能給他這么大的力量。這得磨破多少皮,流多少血才干練到今日這么的境地啊?
采訪潘錦義就從這雙缺失的腿講起。
2010年8月,其時35歲的潘錦義騎著摩托車到縣城,一輛重型半掛牽引車轉彎時沒有避讓直行的他。慘禍發生了。正當壯年的潘錦義高位截肢失掉了雙腿。沒有雙腿無法正常走路,日子也難以自理,更談不上再從事勞作,家庭的重擔就全壓在老婆身上。
“從醫院出來的時分,有一群人圍著我看……”潘錦義說,殘損的身體在不少人眼里,成了窩囊廢的代名詞;這深深刺痛著他的心,也讓他一度失望。
老婆身患甲亢,天天忙里忙外,身軀日漸消瘦;明理勤快的兒子放學后也經常幫母親的忙,潘錦義心中充滿著內疚之情。這位頑強的漢子,決議為了家庭和年幼的孩子要堅強起來,不能就這么賴活著。
鼓起持續生計的勇氣后,潘錦義想到要生計首先就要“站”起來,自由行走成了第一個他要處理的難題。由所以高位截肢,下半身沒有了,潘錦義不能憑借拐杖行走,就嘗試憑借矮凳雙手撐起上身來移動“行走”。 通過重復不斷實習體會,漸漸地,兩個矮凳成了他的“新腿”。靠著它們,他又能移動身體出行了。
為了作業
撐著殘疾身體
來回于陡峭山路上
行走的疑問處理了,要處理生計疑問就要創造財富;但自個下半身沒了,干不了農家重活。潘錦義決議搞些家庭副業來保持家庭日子。
2012年的時分,竹鼠養殖門道不錯,潘錦義就從周邊鄉民先買了15對竹鼠樹苗回來試養,但一開始并不順暢。因為對竹鼠養殖技能一無所知,也沒人能夠請教,當年的15對竹鼠只產幼崽8只。特別是本年,因為氣候太炎熱,他養殖的竹鼠出現了大規模的逝世,死了100多只,丟失了好幾萬元。本想著養殖竹鼠給家里分管壓力的,但竟又成為了負累,想到這些他非常傷心。
閱歷了這些事情,就在大家都以為潘錦義現已被擊垮時,他卻做出一個驚人的決議:排除萬難,持續出資,持續再養。養殖的竹鼠數量由本來的100多只增加到現在的200多只。如今,天天辦理200多只竹鼠的作業全由他一人親力親為。他天天都要用手支撐著殘疾的身體來回于陡峭的山路上收割象草、翠竹。
除了養殖技能的難題,一個更大的難題讓他非常頭疼。竹鼠歸于國家三類維護動物,大批量養殖和銷售竹鼠,有必要持有野生動物馴養許可證和野生動物運營使用許可證。辦證要到武鳴工商部分,再到林業部分蓋章。他讓別的鄉民去幫助辦證,但行不通,工商和林業部分都不信任,沒有腿連走路都成疑問的他,怎么可能養竹鼠?假如要壓服辦證部分,有必要要他自己親自來才行。但這無疑又給潘錦義出了很大的難題,他出門打車,人家一看到他的姿態,沒有人情愿讓他坐車到縣城。
“方法總比艱難多,我會一向持之以恒地養下去,不會拋棄我的創業愿望。”潘錦義通知,養竹鼠進程雖屢遭艱難,但他不會泄氣。“最痛苦的時分我都熬曩昔了,眼前的這些艱難總會有曩昔的時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