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墻體廣告 近來,有網友宣布了一篇題為“行將不見的西華路騎樓”的微博,稱廣州西華路一帶的騎樓街撤除在即,引發不少鄰居感嘆思念。有廣州民間文物維護人士憂慮,西華路騎樓不在方案維護范圍內,或難逃被拆的命運。
昨日,記者從廣州市方案局了解到,西華路多處騎樓歸于傳統面貌修建,現已要求開發單位“征而不拆”,保留騎樓。
圖/廣州日報記者蘇俊杰
原因:一條微博引發網友重視
近來,有網友宣布了一條名為“行將不見的西華路騎樓”的微博。微博中稱,兩年前就傳出這段騎樓要拆,當時去拍照看到一些商鋪在清貨,騎樓后邊的 老屋都拆爛了。今日再來拍,大都商鋪都已封鋪,只剩少量還在經營。傳聞這段騎樓很快就著手拆了。微博引來不少網友感嘆,有網友寫道:“十分思念西華路,騎 樓是廣州的特征,請堅持原有的個性。”
長時間重視前史文化修建的楊先生通知記者,盡管西華路騎樓街的前史價值和名望比起別的騎樓街并不算顯赫,但這一帶不少騎樓都很有特征,例如有一棟是商住聯系的八層騎樓修建,反映當時注重建造實用性強的騎樓,有的騎樓樓頂的山花很有特征,是經典的半弧形。
然而,2004年通過的《廣州市騎樓街維護與開發方案研討》并沒有將西華路騎樓列入重點維護的四片典型騎樓區,他憂慮西華路的騎樓難逃被拆的命 運。“這種代表廣州前史文化的修建被拆了十分惋惜,盡管也許暫時未挖掘出前史價值,但不等于沒有前史,拆了就真的啥都沒有了。”
造訪:有些騎樓商鋪清貨或搬走
9日下午,記者來到西華路,這條街的騎樓并沒有連成片,時斷時續地散布在道路兩邊,不少沿街的商鋪現已關門,還有商鋪打出了“清貨”字樣,在386號的騎樓還掛著“風險房子”的警示牌。
記者留意到,在西華路雙數門牌號的一側,大多騎樓沿街的店肆仍在照舊開檔。“早兩年傳聞過要拆,但近來沒音訊了,反正一直都沒拆,我估量一時半會拆不了。”一家賣冷凍食物的檔主決心滿滿地說。
而在奇數門牌號一側,則顯得對比冷清。尤其是從西華路347號到367號這一片的騎樓,其間,西華路347號和353號等多家商鋪現已搬遷到附 近,鋪門更是被磚塊堵住了。而西華路367號的廣州橡膠金屬配件廠,似被撤除了一有些,留下一片空位,廠房內荒草叢生。這一側的近10家商鋪中只剩下兩家 仍在經營,其間一家自行車行的工作人員通知記者,“這一帶的騎樓大多被開發商買下,如今業主正在跟開發商談拆遷協議,通知咱們要盡快清貨離場。”另一家已 經搬到鄰近的醬油鋪老板則稱,傳聞要拆了,自個從去年底就搬走了。
方案部分:開發單位要征而不拆
據了解,西華路兩邊的騎樓橫跨兩個區,雙數門牌號一側屬荔灣區,奇數門牌號屬越秀區。據荔灣區金花街工作人員通知記者,并沒有傳聞要拆騎樓的方案,現在僅僅將靠里的舊房危房撤除,預備建綠洲。
而對于另一側的騎樓,越秀區六榕街迎壽里居委會稱,開發商曾在今年年初稱這一帶會改造建成公園,但現在還處于與業主參議拆遷抵償費用疑問的期間。
隨后,記者聯系了廣州國土方案委,就奇數門牌號這一側的騎樓是不是要拆咨詢了有關擔任人。對方回復稱,廣州在近兩年對前史修建頭緒和傳統面貌修建 頭緒進行普查。通過核對,西華路357、359、361、367號修建經專家評審為傳統面貌修建。廣州方案局越秀分局曾兩次發文奉告建造單位(廣東粵海房 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上述房子需進行維護,由其擔任征而不拆,原則上應作公共服務設施運用,日后移送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