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龍巖墻體廣告 “如今的日子真美好,我們要好好愛惜!”9日,住在長汀縣汀州鎮南門街的抗戰老兵劉慶年慨嘆地說。
劉慶年1940年8月入伍當衛生員,1945年 8月加入共產黨。作為一名戰地醫院的衛生員,他隨部隊轉戰利津、平原、惠民、東營一帶,搶救過很多傷員。
如今,92歲高齡的劉慶年除了有點耳背外,仍然精力矍鑠。他回憶說,1943年,小日本鬼子大掃蕩時,他地點的戰地醫院其時設在張家村,彈盡糧絕特別短少消毒藥品。
一天,戰地醫院沒有藥品了,首長交給他一個使命,到100多里外的當地去拿藥品。當天下午,他一個人動身,跋山涉水,沿途沒有村莊,見不到一個 人影。黑夜他摸黑趕到指定地點,把紗布、膠布、阿司匹林、消毒鹽水等打成一個四四方方的包,足有30多斤重,背在身上,再接再勵沿途往回趕。
1944年,年僅20歲的劉慶年聽提到前哨部隊能夠直接殺鬼子,他就不想當衛生員了,便悄然脫離醫院,跑到抗日前哨部隊,時任八路軍特務團團長 的陳錦山把他編入一營二連當戰地衛生員。抗戰成功后,劉慶年任華東十綜29師85團團衛生隊看護長,全國解放后,他隨軍南下,在長汀衛生部門作業直至 1980年離休。
白叟說,戰役很嚴酷,衛生員沒有槍,每人只要一顆手榴彈,平常吃鍋巴,吃饅頭干,吃榆樹皮,也吃過皮帶,而如今日子多美好,因此,我們要愛惜平和,反對戰役,愛惜如今的美好日子,把國家建設得愈加強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