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粉刷墻體廣告 江蘇省質監局15日發布了學生作業本的監督查看以及危險監測成果,監測的115批次 學生作業本中,有99批次商品內芯紙張檢出了可遷移性熒光增白劑,占比高達86.1%。江蘇省質監局不久前發布的文具商品質量剖析報告說,筆、橡皮、修正 液中遍及檢出塑化劑、有機溶劑殘留等,可致男孩“女性化”和女孩“性早熟”。
孩子每天與文具密切接觸,對文具的安全及對健康的影響,必定要有制度,要有人管。首要責任人應是出產、出售和監管部分。質監部分的這類商品質量 剖析報告也不能一發了之,要順藤摸瓜,抓住不放。近年,孩童用品“帶毒”為何出現泛化?從玩具、衣服鞋子、床、車到文具,原因只要一個:管得不嚴,沖擊不 力,對故意或無知制造有害孩童用品者大都是行政或經濟處分,鮮有刑事處分。即便有少量依法科罪的,也是形成嚴重損害后的事后處分,很少有事前就被打痛和打 怕的事例。
所以,要保證孩童用品合格,僅靠質檢部分不斷查看和通報不行,別的政府部分,如公安也要重視和介入。立法機構更要加強法規建設,用嚴密的法律法規來維護孩童安全和健康,不讓孩童用品出產和出售商有空子可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