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粉刷墻體廣告 “我想要一間方形的房子,在大氣邊際;我想要一間圓形的房子,抵擋外敵……”澳門青年詩人袁紹珊寫下的詩篇《土樓群》,在第31屆“芳華詩會”的詩篇朗讀音樂會上被朗讀,為素有“土樓之鄉(xiāng)”美譽的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qū)留下一段詩壇美談。
為期5天的第31屆“芳華詩會”19日在素有永定落幕,來自海峽兩岸的15位青年詩人應(yīng)邀參會,為國際文明遺產(chǎn)“福建土樓”留下更多長久傳揚的漂亮詩篇。
“看完‘土樓王子’振成樓,印象很深,挺震懾的,很有生命力。”走進土樓景區(qū)采風(fēng)的袁紹珊顯得非常振奮,“有居民住在里邊極好,土樓就像活的博物館,假如土樓里邊沒有人氣也很沒有意思。”
雖來福建許多次,但袁紹珊首次看土樓。袁紹珊說,“曾經(jīng)從臺灣那里了解到客家文明”,愛惜這次采風(fēng)活動,在永定了解更多的客家文明;參與這次活動要寫詩,所以創(chuàng)造了《土樓群》。
“芳華詩會”是我國最具影響力的詩篇品牌活動,是青年詩人閃亮上臺的舞臺與生長的搖籃,被譽為我國詩壇的“黃埔軍校”。以“永定土樓?芳華詩會”為主題的本屆芳華詩會由我國作家協(xié)會《詩刊》社、福建省作家協(xié)會等多家組織聯(lián)合主辦,這是“芳華詩會”首次走進福建。
從1980年起,“芳華詩會”此前現(xiàn)已成功舉行30屆。每屆推出的詩篇著作變成與時代同步的文學(xué)熱門,歷屆推出的許多優(yōu)秀青年詩人,其間許多變成后來我國詩壇的代表人物。
參與本屆芳華詩會的15位青年詩人,是經(jīng)過半年多的征稿和歷經(jīng)4輪的篩選而遴選出來的,大多為年青的“80后”。臺灣青年詩人宋尚緯也是其一。
宋尚緯是首個參與“芳華詩會”的臺灣詩人,更主要的是,這次參會還帶著爸爸的囑托。宋尚緯本籍河南,爺爺早年遷往臺灣。“臨走前,爸爸奉告我,要多拍些相片,把永定漂亮的山山水水帶回臺灣,讓他再看看。”
“不知道的東西正好是詩人最佳的創(chuàng)造源泉,信任土樓會是我將來創(chuàng)造極好的素材。”熱愛詩篇的他,首次來永定,對不知道的土樓充溢獵奇。采風(fēng)旅途中,宋尚緯邊參觀土樓,邊拿著相機一再摁下快門,“怪不得老爸來這旅行后,就一向戀戀不忘。”
今年初,宋尚緯的爸爸首次到永定旅行,但由于沒有帶相機,所以沒辦法留住令他動容的漂亮山水。回到臺灣后,爸爸經(jīng)過網(wǎng)絡(luò)再加深了對永定的了 解。得知兒子要參與“芳華詩會”,就是到永定,他把自個的心思奉告兒子。“爸爸說,永定客家人是從河南一路南遷至龍巖的,所以說,咱們?nèi)允且患胰恕!?br /> 為圓爸爸的愿望,宋尚緯通知自個,不只要拍好照,還要好好賞識土樓,仔細了解客家文明,回到臺灣后,要用最美的詩篇來謳歌土樓,贊美土樓。
首次到永定,看土樓,詩詠土樓,變成這些青年詩人此行的一個共性。
“這兒青山盤繞,空氣極好,永定人熱情好客,真是一個充溢畫中有詩的當(dāng)?shù)亍!薄?0后”內(nèi)地詩人楊慶祥也是15位青年詩人中的一員,“會愛惜這次機會,不止用相片,還要用詩篇記載這兒的點點滴滴。”
“永定土樓是國際文明遺產(chǎn),是有文明沉淀的當(dāng)?shù)兀瑫て鹉昵嗳说膭?chuàng)造熱情。”《詩刊》社常務(wù)副主編商震以為,對一個詩人來說,土樓里藏有可探求的隱秘,而這個隱秘就是詩人要破解的詩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