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巴中墻體廣告 近日,記者從市扶貧和移民作業局獲悉,我市將在通江縣火炬鎮茍家壩村探究立異投資收益扶貧新模式。這一新模式關于缺技能、損失勞動力的鄉村貧困戶可完成拓寬其繼續安穩的增收途徑,有助于早日脫貧。
“我們將率先在茍家壩村進行試點,把財務支農資金和財務專項扶貧資金投入到茍家壩村和犁夫牧業公司構成財物,讓全村493戶農戶按股分紅。”市扶貧 和移民作業局項目科科長楊佑明介紹,茍家壩村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01戶,在股權分配中采取“優先股”“扶貧股”“通常股”的方法量化到貧困戶和通常農戶。
依據前期調研,現在該項作業在茍家壩村構成試行計劃。依據計劃,將由101戶貧困戶和通常農戶托付鄉民委員會代為辦理確權的財物與犁夫牧業構成股份 公司。在對犁夫牧業公司投入資金后,由鄉民委員會托有天資的中介機構進行重置成本揭露評價。鄉民委員會代表股東行使參與權、決策權、監督權,財務支農資金 構成的經營性財物30%量化給貧困戶,財務扶貧資金構成的經營性財物100%量化給貧困戶。成果報經主體成員大會審定,按規則辦理財物移交手續。
“在受益分配方面實施保底分紅原則,以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基準利用率為基數核算分紅基準額。”楊佑明介紹,貧困戶悉數脫貧后一切股權轉入通常股,村委會組織鄉民依法從頭確認股權。(巴中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