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化墻體廣告 化肥的大量使用帶動了農業的快速發展,但同時也給環境突然造成了嚴重的污染,為此國家規定從今年開始征收化肥增值稅。8月28日,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文稱規定,對9月1日前一般納稅人生產或庫存的化肥產品按3%的簡易計稅方法計征增值稅,執行時間為2015年9月1日到2016年6月30日。雖然前期政策的出臺太倉促,這個新補充規定也來得晚了點,但畢竟表明了政府順應民意主動調整的態度,值得稱道。那么這個新補充的規定會給如今的化肥市場帶來怎樣的影響呢?
化肥增值稅影響國內化肥市場變動1
據悉,按照原規定,以尿素為例,假如9月1日前一般納稅人庫存的尿素價格為1500元(噸價,下同),在9月1日后銷售,在沒有進項稅抵扣的情況下,其要繳納的增值稅為195元,含稅價為1695元;在新的規定下,庫存產品要繳納的稅額為45元。庫存產品納稅額大幅降低,基本在企業和消費者可以承受的范圍之內。
結合化肥行業的實際情況看,補充規定的出臺除了可能對鉀肥價格有較大的影響外,對其他化肥產品更多的是只具有象征意義,因為化肥行業的一般納稅人基本都對庫存采取了預銷售或者推遲取得原料增值稅發票的財務手段來進行合理避稅,而大量的庫存已經轉移到了小規模納稅人那里
為什么說新規對鉀肥的影響最大呢?據悉,8月27日國內港口鉀肥庫存數為124萬噸,且主要集中在中農、中化等一般納稅人手里,數量巨大,提前全部預售的可能性不大。鉀肥國內生產企業的進項稅很低,而進口鉀肥沒有進項稅。新補充規定下,9月1日后,港口庫存鉀肥所需繳納的增值稅額大約在60元,而國內企業新生產的鉀肥的納稅額可能會在150元以上,兩者相差巨大。
化肥增值稅的征收雖然會造成短期鉀肥漲價,但筆者并不看好明年的鉀肥市場,理由有五:一是全球鉀肥市場產能嚴重過剩;二是全球鉀肥的壟斷性降低;三是鉀肥生產企業利潤較好,有能力消化增值稅(鹽湖股份的半年報告顯示,氯化鉀的銷售收入為30億元,主營利潤為21億元,毛利率達到70%);四是全球大宗商品暴跌,鉀肥很難獨善其身;五是農產品價格低位,會抑制鉀肥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