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曲靖墻體廣告 10月19日上午,記者從麒麟區民政局有關人 士處得到音訊,抗戰老兵董建清的身份現已得到云南省民政廳有關部分的確定,隨后,一次性補貼的5000元錢將送到董建清白叟手上。自此,曾經在微信、QQ 群里炒得沸沸反盈天的“被遺忘的老兵事情”將畫上一個滿意的句號,國家和公民不會忘掉為民族獨立短兵相接的英豪。
董建清,1923年9月2日出世,麒麟區珠街 街道三源村委會董家村人,1944年被國民黨抓壯丁,參加了60軍184師552團,師長曾澤生,團長魏瑛,其時他們駐扎屏邊防護日軍北上。1945年董 建清隨部隊到越南承受日本人屈服,后坐美軍艦艇到東北葫蘆島登入,然后到了海城。1946年5月30日,隨部隊在海城起義。1947年5月,董建清在梅河 口戰爭中掛彩,后到遼西軍區當班長,解放后在遼西軍區當通訊員。1948年4月,董建清參加我國共產黨。1953年退職回老家務農。董建清白叟24歲的孫 女董琪說,爺爺常常給她講打日本鬼子的故事,很多故事她了解得自個都能講了,至今,爺爺都還保留著退職證明書及當年取得的各種榮譽,但對于爺爺是抗戰老兵 的身份,她和家人一向沒有想到要去確定,今年以來,媒體上對于留念抗戰的有關報導讓她了解了當年抗戰的艱苦與不易,她覺得作為一個當年與日本鬼子面對面作 戰、把他們趕出我國的戰士,爺爺應當得到應有的尊敬。在很多好意人和有關愛心人士的協助下,董琪了解到了認證程序,向麒麟區民政局反映了爺爺的狀況,提供 了有關的證明資料,幾經周折,最要害的是9月10日,在麒麟區檔案館一位熱心的工作人員的協助下,她找到了爺爺的檔案,檔案上清清楚楚地寫著爺爺1944 年至1966年在國民黨部隊從戎。麒麟區民政局高度重視,將有關狀況上報云南省民政廳,一個多月后,白叟抗戰老兵的身份終于得到承認。
10月16日,本報記者去到董建清家中,看望 了白叟。白叟身體尚好,耳聰目明,看到記者給他帶去的《珠江源晚刊》“留念抗戰成功70周年特刊”上自個的戰友們的故事,白叟感慨萬千,一個勁地說:“年 紀大了,曩昔有些事都記不太清了,但總是會去想啊!”19日下午,當記者經過電話通知白叟他的身份已得到承認后,白叟不停地說:“國家和公民沒有忘掉我 啊,謝謝,謝謝那些關懷協助過我的好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