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荊州墻體廣告 是什么精彩的扮演,居然一票難求?10月20日黑夜七點的扮演時刻一到,凱樂劇院兩扇玻璃大門的門栓就被鐵鏈套上了,可仍是有人揣票來遲,半邊門一開,門旁順勢擠進一大坨人,沒票的、有票的,把個凱樂劇院擠得滿滿的,連
墻壁上都貼的是人。
何耿(方言,底子的意思)就沒有賣過票,這是原沙市一中、二中、三中、四中40多年前的畢業生舉辦的名曰《那年那人那歌那舞》的四校聯誼文藝晚 會。僅僅為了重溫青翠的年月,200多名六旬“青年”排練逾半年,成就了一臺穿越時空的歌舞扮演。門票就分發給“那年那人那歌那舞”的那些粉絲們。
不得不敬服,他們怎樣跳得如此之好,這是六十花甲的人嗎?白毛女的足尖踮起、直立、碎步、旋轉,嘩的一片掌聲,驚嘆:“這么好的芭蕾舞功底”。 還有,一曲明快的“萬泉河水”,隨同愉快、瀟灑、剛毅、輕盈的舞姿舞步和賦有熱情的扮演,恍如時光倒流,讓那些赤色經典的擁躉們看得如癡如醉,響起一陣陣 掌聲。近兩個小時的扮演,無人離場。
這次扮演,不管藝人功底、表情、動作,仍是舞臺效果,服裝、陣營,都讓人大飽眼福。盡管這些大多已退休的藝人曾經是學校文藝宣傳隊的成員,但排 練以后還能體現如此專業,超出大家的想像,前天(10月22日)是扮演的第二場,也是最后一場,劇院依然爆滿,許多人要求加演幾場,現在還不知安排方怎么 回答。
在赤軍長征成功80周年的紀念日扮演赤色經典,很有含義。扮演所需的費用,大多是自掏腰包,通常200元,多者一、兩萬,用自個的錢,演繹他們信仰的赤色經典,使他們再次變成“宣傳隊”、“播種機”。值得!一次刷爆存在感的人生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