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墻體廣告 收割機、大馬力拖拉機也能完結精準定位導航,自動駕馭了。10月26日,在2016年中國國際農業機械展覽會在
武漢開幕。展會現場,
湖北省測繪工程院與
湖北省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總站簽定協作協議,
湖北省斗極
現代農業演示項目正式發動。
據了解,斗極
現代農業演示項目是
湖北省斗極導航運用演示項目的五個運用之一,主要是專心完結
湖北省的斗極導航農業產業化運用,股動農機精準作業演示工程締造,推動
湖北省智慧農業大發展。
據介紹,衛星導航技術在農機上的運用,在歐美比照遍及,技術可行,裝備完全,商品老到,在中國
黑龍江、
新疆等地首要運用,而在
湖北尚屬新領域。
這些年,
湖北省農機部分先后在沙洋、襄州、老河口和江陵等地進行了試點斗極
現代農業項目,如今已設備674臺套斗極深松監測設備和33多臺套農 機自動駕馭系統,本年完結了機插秧、精量直播、土地耕整、病蟲防治20余萬畝,其操作簡練、精確度高和可靠性好等特色遭到協作社和農機手的遍及認可。
斗極
現代農業運用演示項目發動后,將以跨區作業的聯合收割機為關鍵,在全省規模締造開發斗極農機信息化作業智能調度系統。推廣斗極農機米級定位終端12000套,教導農機合理調度和監控。
與此同時,項目將以大馬力拖拉機為關鍵,締造開發斗極農機自動駕馭精細耕種系統,會合在
襄陽、
荊門、
荊州、
天門等關鍵區域推廣斗極農機公分級終端150套,探求農機自動化精準作業方式。
“依據公分級終端的農機自動駕馭精細耕種系統,最大成效是提高作業功率和降低生產成本。”
湖北省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總站站長任耀武介紹,尤其是 農忙時節,可以人歇機不斷,夜間也能自動作業,而且作業質量不降低,可延長農機1倍作業時間。利用精細耕種系統,每個人可以處理5至10臺作業機具,替代 人工的作用分外明顯。
“在斗極
現代農業演示項目的施行過程中,我們還將探求精準測畝測產裝備、變量上肥打藥裝備、作業質量監控裝備。”任耀武標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