墻體廣告設計 秋天是豐盈的時節,熟了稻米,也染黃了浙江臺州露臺泳溪山區的一片片梯田。25日,2015泳溪慶香米豐盈暨竹筒飯興趣節在泳溪鄉北山村舉辦,名傳四方的“泳溪香米”為農人帶來了豐盈的“鐵飯碗”,也點燃了泳溪村莊旅行的熱心。
今日的泳溪鄉北山村游客攢動,熱烈非凡,興趣的香米節讓這個安靜村莊變得像“過年”相同熱烈。
地處露臺東部的泳溪鄉,森林覆蓋率在80%以上,泳溪香米和香魚家喻戶曉,經過本地繼續展開“五水共治”,水質根本保持在一類。這些年,該鄉黨 委政府依托生態山水優勢,活躍開展“菜米油竹肉果茶”等七大工業為主的特征農業,開展特征村莊休閑旅行,并開始形成了以柳溪探幽、蒼山露營、霞客古道等為 代表的特征景點,休閑旅行初具規模。
“我知道北山上面有香米,并且我也十分想過來品味一下,香米應當說是一種對比寶貴的米,我十分等待它的口味。”香米節上,露臺的胡香梅(化名)興奮地向記者說道。這一次她帶著孩子參加香米節,既是希望品味香米,也是讓孩子有時機體會村莊生活,觸摸天然。
在采訪中記者發現,很多人前來參加香米節的游客都懷揣著一顆“體會”的心,他們帶著孩子與家人來到這兒,享受著休閑旅行的愜意和綠水青山的美景。
近期,露臺縣以“一鄉一品、一村一品”為方針,挖掘城鎮、村工業潛力,以興辦合作社為依托打造村域品牌,借助品牌優勢開展本地“旅行+農業”的形式,走村莊旅行道路。
呈借泳溪大米的“金字招牌”,泳溪鄉以進步泳溪香米知名度,招引和效勞更多山外游客為方針,在本年開展“眾籌農業”,推出“香米認種”活動,于 6月中下旬推出微信認種信息,首期50畝稻田全部被認種。而這次的香米節以“米”為介,以節為媒,讓認種者收成香米,也讓更多游人知道了泳溪,知道了香 米。
“我家本年被認種了兩畝,收成都十分好。”北山村鄉民陳其營說道。本年像他相同參加香米認證的鄉民還有很多,在他們看來,認種的活動招引了很多外地人來到村子,村子熱烈了,香米也賣得更好了。
“使用‘互聯網+眾籌農業+村莊旅行’,做好‘一粒米’文章,讓稻子長出品德,讓農業保證健康,讓每一厘土地提高價值,這是咱們泳溪香米對我們做出的永遠不變的許諾。”開幕式上泳溪鄉黨委書記徐禮輝真摯地說道。
據了解,泳溪鄉的香米節已成功舉辦了四屆,而這次的認種活動為本年首創,共有34位認種人參加,每畝香米產量可達75斤。在“互聯網+眾籌農業+村莊旅行”形式的推進下,在節日的助力下,泳溪鄉山里的那片“泳溪金”,必將招引山外更多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