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荊州墻體廣告 窄窄的大街兩旁,一扇扇脫落了油漆的木板大門傳遞出奧秘而威嚴的氣味,檐瓦、門樓及格子窗框上都刻著精密的斑紋圖畫……走進瞿家灣,處處飄逸著古色古香的風俗風味,讓人似乎回到了明清年代。每隔幾處,門口掛著的革新遺址的牌子,又提示大家它與中國革新千絲萬縷的聯絡。
10月12日,
荊州市“長征路上奔小康”網絡媒體“走轉改”主題采訪活動走進
洪湖市瞿家灣鎮。賀龍、周逸群、段德昌等老一輩革新家在中國共產黨 的領導下,創建了以
洪湖為基地的湘鄂西根據地。第2次國內革新戰爭期間,瞿家灣是湘鄂西革新根據地基地,是紅二軍團和
洪湖赤衛隊的發源地之一。
1931年,湘鄂西省蘇維埃政府由
監利周老嘴遷至瞿家灣。瞿家灣變成湘鄂西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基地,管轄規模到達58個縣市,領導和指揮的是
洪湖 的水上游擊戰爭。毛澤東的作品里就提到了
洪湖游擊戰爭,“赤軍年代的
洪湖游擊戰爭支撐了數年之久,都是河湖港汊可以開展游擊戰爭并樹立根據地的有利證 據”。
“中共中央湘鄂西分局”“中共湘鄂西省委員會”“湘鄂西蘇維埃省政府”“湘鄂西革新軍事委員會”“紅旗日報社”等39處革新遺址都設在瞿家灣鎮的這條老街上,它們好像一位位革新老人,在陳說著那段逝去的戰役年月。
瞿家灣在湘鄂西革新根據地的開展史上,有著無足輕重的地位,但由于地形低洼,地處偏遠,一直是
湖北省要點扶貧老區。改革敞開以來,瞿家灣鎮大力 開展旅行業,1988年被國務院命名為“全國要點文物維護單位”,2007年被省政府批準升格為“
湖北省赤色生態旅行度假區”,變成全國出名的赤色教學基 地。
出于遺址維護和旅行的需求,瞿家灣老街上的居民悉數都搬了出去。如今老街已作為全國愛國主義和國防教學基地面向社會免費敞開。全國共有120多 家企事業單位和院校在這里掛牌,簽定愛國主義教學基地協議。頂峰時,老街天天招待游客的數量到達三千人以上。老街的居民被聘任回來工作,坐在家門口也有了 收入。
瞿家灣鎮濱臨百里
洪湖,是沿湖城鎮中與湖近來、親水性最強的城鎮。瞿家灣鎮從維護水環境、水資源下手,合理開發和使用水生態,將赤色旅行與生態 旅行完美地聯系,發明了可觀的旅行經濟。一起,使用得天獨厚的水資源,瞿家灣鎮還大力開展水產飼養和水產品加工業,變水患為水利,完成“人水和諧”。
瞿家灣原址維護區管委會主任瞿兆利通知記者,他和其它老街居民從老房子遷出來后,不光搬進了高樓,還被老街聘任,成了瞿家灣風俗街辦理委員會的 工作人員。瞿兆利說,到旅行旺季的時分,老街天天的招待量有三千多人,本地村民把
洪湖的土特產挑到景區賣,收入很不錯。大家伙有個愿望,希望
洪湖的旅行越 做越大,越做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