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墻體廣告發(fā)布 奧秘的極光、變幻的冰山、呆萌的企鵝……近來,
武漢大學我國南極測繪中心在讀博士生李航拍照制造的延時拍照著作《在國際的止境》取得了新華網絡電視首屆全國延時拍照展金獎。
“2014年10月至2016年3月,我在南極作業(yè)日子了一年半的時刻,拍照了100多個素材片段,從中選取了三四十個精彩有些,做成了這部不到三分鐘的延時拍照著作。”李航稱,他從未想到一個拍照小白會收獲金獎。
去南極前他沒摸過單反
李航所在的南極測繪中心在南極有終年運轉的觀測體系,每年都會派一人前往南極進行研究作業(yè)。兩年多前,實驗室群里發(fā)布了下一年度南極越冬報名的通知,他第一個沖進導師辦公室表達了志愿,“滿腦子想的都是企鵝和極光。”
夢想成真,2014年10月,李航作為碩博連讀生取得南極作業(yè)時機。“從
武漢先到
上海,坐上雪龍?zhí)枠O地調查船前往南極。”李航通知長江日報記者,從
上海到南極,要花一個月的時刻。
看到李航拍照的相片,很多人會以為他是一個嫻熟的拍照師。“本來我去南極前,底子沒有摸過單反。”李航想到南極一定有掃蕩人心的美景,臨動身前買了一臺單反相機,計劃用相片記錄南極日子。
通宵守候最美極光
李航用“兩種極點”描述南極,“那是一片極寒的不毛之地,但風光也是超出你想象的”。作業(yè)之余,李航扛著相機和三腳架就去雪地里撒歡了。
李航在南極首要擔任南極中心站大地測量和衛(wèi)星導航作業(yè),“每天都要對儀器狀態(tài)進行觀察,并將數據發(fā)回到國內的數據庫。”
下班后,李航會出門和極光、冰川、企鵝約會。
“夜晚出門拍照都是全副武裝,但仍是需求很大的勇氣。”李航介紹,南極的溫度一度挨近 -40℃,面前是一覽無余的冰川,風速到達20m/s也是常有的事。眼鏡常常因為呼出的熱氣結冰,相機上也布滿凍霜。每次出門最少要在室外待五六個小時, 為了等候最美極光,李航也在室外熬過一個通宵。
“最難忘的一次是我和隊友劉楊黑夜行進幾公里尋覓合適拍照的遠景,偶遇極光大迸發(fā)。兩自己在山溝里望著漫天激烈而改變敏捷的極光,激動得不知所措,不知道把鏡頭對準哪里才好。”
在李航拍照的相片中,還常常能見到一個呆萌人物——南極企鵝。李航介紹,南極企鵝共分兩種,一 種是生動的阿德雷企鵝,一種是傲嬌的帝企鵝。“阿德雷企鵝體型小,性格生動,對新鮮事物充溢獵奇。有一次咱們在海冰上搭橋,獵奇的阿德雷企鵝大老遠地跑過 來圍觀咱們作業(yè)。但帝企鵝就不相同,永久一副高冷的樣子。”為了保護南極生態(tài),科研人員不能接觸和打擾企鵝。李航拍照的企鵝,大多是用長焦鏡頭,在不驚擾 它們的前提下完結拍照。
3分鐘看盡冰川滑動斗轉星移
視頻《在國際的止境》只要2分59秒,李航拍照卻花了一年半。“視頻里能看到30至40個小片段,本來我總共拍了100多個片段,每一個片段的拍照大概要花費一至兩個小時。”
“自然環(huán)境艱苦惡劣,但漂亮的風光卻能安慰人心。”本年4月份回到
武漢后,李航仍會回憶起南極美景。使用暑假一個多月的時刻,他摸索著完結了自己第一部延時拍照著作——《在國際的止境》。
延時拍照是將拍照的一組相片或視頻,后期通過相片串聯或視頻抽幀,把幾分鐘、幾小時甚至是幾天 幾年的進程壓縮在一個較短的時刻內以視頻的方法播映。“延時拍照能呈現出咱們平常用肉眼無法發(fā)覺的奇特精彩現象。”在南極拍照時,李航會將單反支在三腳架 上,將快門設置為每隔半分鐘進行一次拍照。后期,李航對素材進行拼接,讓我們在不到三分鐘時刻里看到了冰川的
移動、絢爛的極光以及斗轉星移……
一不小心拿了金獎
視頻做好后,李航將視頻上傳到自己微博與老友共享,誰知不久接到全國延時拍照展主辦方的電話約請。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的著作最終拿到了大賽金獎。“即是誤打誤撞。”李航說起獲獎進程,現在還覺得難以想象,但他著重,視頻里的每一幀都承載著他最寶貴的記憶。
跟著獲獎音訊的發(fā)布,李航的視頻在網絡上被不斷增加的網友熟知,人民日報、環(huán)球時報、我國日報 等媒體微博都對其著作進行了轉發(fā),“兩年前的今日,我抱著剛買的相機還在前往南極內地的海上漂泊,沒想到今日著作會遭到這么多人的必定。現在我換了更好的 器材,卻拍不到這個國際上最壯麗的風光了。”昨天,李航在微博上這么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