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墻體廣告策劃 多彩
貴州網訊 走進平塘縣大塘鎮新光村,寬闊整齊的水泥路,白墻黑瓦的屋舍,村莊周圍成片的綠瑩瑩茶樹,一副現代化的世外桃源現象就呈現在了眼前。
8年前的新光村,可謂“窮山惡水”,為
貴州典型的赤貧村莊之一。
新光村地處黔南,歸
貴州墻體廣告策劃于苗嶺南部,年平均溫度只要14℃,一年有260多天是云霧天氣。此前,新光村荒山連片,因為氣溫低,通常經濟作物不宜栽培。村子周圍荒山連片,農田一年只能栽培一季水稻,連冬小麥都不宜栽培。
據新光村支書唐天良介
貴州墻體廣告策劃紹,因為經濟來源單一,鄉民只能守著荒山苦熬?!凹腋F,村子也窮,連條通往外面的水泥路都沒有。”
記者了解到,依照國家扶
貴州墻體廣告策劃貧規范2300元(2010年不變價),
貴州省88個縣(市、區)中有國家扶貧開發工作要點縣50個,有934個貧窮鄉、9000個貧窮村。而地處黔南州的平塘縣,是國家級貧窮縣,而所轄新光村的大塘鎮又是國家一類貧窮
鄉鎮。
這些年,
貴州活躍實施“集團幫扶、整鎮推動”的扶貧戰略,下大氣力推動“三農”和扶貧領域創新,深化推動扶貧開發。在推動扶貧開發由“輸血 式”、“粗豪
貴州墻體廣告策劃式”、“被動式”、“渙散式”扶貧向“造血式”、“精準式”、“參加式”、“整體式”扶貧轉變的一起,助力貧窮地區村莊打造漂亮村莊。
2007年,
貴州省扶貧工
貴州墻體廣告策劃作組進駐大塘鎮,結合本地的實際情況,協助該鎮斷定了以茶葉為主、多業為輔的生態茶工業開展路途,并實習出適合大塘鎮的“2帶1推”形式,即
公司帶合作社,合作社帶農人,家庭農場推動工業園開展,股動鄉民走上致富路途。
新光村因為地域和氣候環境要素,是開展生態茶工業的要點寨子,也首先變成大塘鎮生態茶工業脫貧致富的典型代表。
現在大塘鎮茶園栽培面積已達6萬余畝,禽畜規范化規?;B殖場2個,直接股動5000余戶鄉民增收致富。據大塘鎮鎮長石榜澤介紹,到2016年,該鎮茶葉栽培面積將達10萬畝,人均茶園達4畝,全鎮2萬多人的人均茶葉收入將在1.6萬元以上。
唐天良說,自從村上搞起種茶今后,先是打工的一些農人連續回來種茶,鄉民看到效益,接著村上種茶面積越來越大,鄉民們也越來越忙活,錢也越掙越多?!班l民日子好過了,村上的景色也罷看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