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民墻廣告發布 從“6·18”到“雙11”,再到即將到來的“黑色星期五”和“雙12”,網絡大促一波接一波襲來,吸引著消費者購買。從這幾年的情況來看,無論是團購、秒殺、抽獎還是辦晚會互動,最終吸引買家的還是產品的
價格。但一味低價,很可能導致商家和消費者“雙輸”。
一味地降價,已有不少商家在抱怨,一些原本就已經是微利的產品,稍一促銷就已經是低于成本在賣,“賠本兒賺吆喝”的目的倒是達到了,但接連不斷的網購節已經開始讓網商不堪重負。為了討好只比較
價格的消費者,一些商戶不得不在產品上動起了手腳,通過降低產品配置、縮減服務項目、增加附加條件等方式來變相降成本,如此一來便進入了“
價格戰”的惡性循環。因此,奉勸買家,不要光盯著
價格不放,多關注一下產品的質量和商家的配套服務,才能提升網購的整體體驗。商家也不要光靠“
價格戰”來爭奪眼前利益,合理的促銷以及產品、服務品質的提升才是留住買家的真正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