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哈爾濱墻體廣告制作 2015年,“互聯網+”這個詞迅速躥紅,各行各業熱議“互聯網+”。這樣的重要節點上,作為國民經濟發展支柱的國企如何創新運用“互聯網+”思維有所作為,尤為引人關注。
“有了數字化辦公系統,無論在國內國外,我可以隨時處理
公司業務,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哈電集團
哈爾濱電氣國際工程有限責任
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郭宇說:“我們以型號研制為契機,建立了廠所間異地協同研制平臺,實現了多個型號的導地協同研制,能夠有效地指導生產制造。”中航工業哈飛副總工程師李薇說:“依托排水調度信息管理系統,
黑龍江哈爾濱墻體廣告制作改變了我們以往粗放式管理模式,可以科學地調配人力和物力,精準地處理洪勞險情。”
哈爾濱排水集團排水調度信息管理中心主任劉偉利說……采訪中記者了解到,
哈爾濱市國有企業在“互聯網+”的道路上已經有所實踐,互聯網也為老國企帶來了新優勢。
作為我國大型電力工程總承包和機
黑龍江哈爾濱墻體廣告制作電成套設備出口龍頭企業,哈電國際
公司早已植入的互聯網思維已使該
公司頗具國際范兒。“2008年我們就開始引用PMS項目管理系統來提升
公司的項目管理模式與手段,目前已經建
黑龍江哈爾濱墻體廣告制作立起了一套貫穿項目建設全過程的項目管理和控制的信息平臺。”該
公司運營管理副部長趙勇凱告訴記者,哈電國際
公司已實現所有項目從招標、審批、支付、變更等都在網上流轉,并與海外同步。例如在項目的設計審批上,設計院將做完的設計推到網絡“云”里去,各有關單位分別從“云”里下載提出意見,然后再推到“云”里,設計院根據意見修改后再推回“云”里,最后業主工程師認為設計圖紙可以通過了,就簽字、蓋章后再推回“云”里,施工單位從
黑龍江哈爾濱墻體廣告制作“云”里下載下來去施工。就是這樣的“云”里來“云”里去,設計院、分包商、業主、業主監理、總包商、分包商等相關人員無論在哪兒都能第一時間看到設計圖紙。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在項目管理系統建設中我們將計劃編制、費用控制等問題進行了歸集,并充分利用計算機、網絡、數據庫等信息化技術對信息進行收集、儲存、加工、處理,實現多項目的協同管理,目前
公司在
黑龍江哈爾濱墻體廣告制作系統內流轉的合同有1648個,合同金額480億元。 ”趙勇凱說,目前哈電國際
公司在項目管理體系和方法上已與國際慣例接軌。
在項目管理PMS系統的基礎上,哈電國際
公司推出了財務管理NC系統,2015年,該
公司又對行政辦公自動化系統進行深化,實現了數字化動移辦公。“一個國際化的
公司必須具備超前的服務意識和市場嗅覺,借助互聯網,我們在管理工具、手段上又提高一步,從而也提高了我們的市場競爭力。”郭宇說對企業的“互聯網+”之路非常認可。
借助互聯網,中航工業哈飛全面提升了
公司的信息化、集成化、數字化制造水平。
黑龍江哈爾濱墻體廣告制作在生產車間的一臺電腦終端機上,電腦屏幕里面顯示著各種零件三維產品數模、裝配工藝規程、工藝文件和制造過程數據等,而且產品數模圖紙還是三維立體的,每個部件在什么地方銜接、如何安裝,一目了然。這是記者在中航工業哈飛鉚裝車間C919生產線看到的的一幕。“這是一個數字化制造技術平臺,原來工裝都是用圖紙的,現在是數字立體的,干起活來更方便。”該工段段長孫宏琪告訴記者。
據悉,近年來,中航工業哈飛建立了數據協同研制平臺,并以型號研制為契機,不斷完善拓展,一個平臺襄括多個型號,實現了多個型號的異地協同研制。“型號研制為哈飛信息化水平的快速提升創造了機遇,相反,哈飛多年建立起來的信息化環境為型號研制提供了有力保障。”李薇說,哈飛作為制造廠,上游面臨多個研究所以及波音、空客等合作廠家,每個研究所和廠家都有自己的設計體系,管理辦法,每家都有大量的數據,為此哈飛要搭建一個統一的平臺,把不同型號都納入到平臺中管理。異地協同研制平臺的搭建實現了設計部門數據當天發放,當天接收,當天應用,并實現了設計數據、工藝數據等向生產制造現場的快速傳遞。目前,哈飛的信息化水平已與國際接軌。
黑龍江哈爾濱墻體廣告制作
站在市場前沿的老國有企業通過擁抱互聯網加出了市場新優勢。而作為公益性國有企業,
哈爾濱排水集團的“互聯網+”之路,則實現了企業管理的更加科學、精準。在
哈爾濱排水集團4樓監控室內,記者看到排水調度信息管理系統正在運行。“冬季我們主要關注泵站,通過泵站液位的變化來查看泵站運行,從而確保城市排水系統的正常。”劉偉利告訴記者,排水調度信息管理系統是集團是為改變原有粗放式管理方式,基于互聯網技術打造的動態化、數字化、精細化和科學化管理平臺,共有16個子系統。劉偉利說,在2015年的25場中雨以上強度的降雨過程中,調度指揮系統都及時、準確、直觀地為領導和一線人員提供信息,實現精準排澇。
王師傅是排水集團一名普通的工人,工作十幾年中參加了不少次排水管線泄漏
黑龍江哈爾濱墻體廣告制作的維修,因為維修排水管線屬于地下作業,維修起來十分困難。自從調度系統投用后,再尋找漏點時,他們只需通過系統中的“雨洪模型子系統”輸入相關參數,甚至可以做到不用挖開地面就能準確找到漏點,降低不少勞動強度。科學精準的發現問題、極時準確的調配人力物力,借助排水調度信息管理系統,
哈爾濱排水集團如同按上了一雙“千里眼”,企業的工作效能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