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送戲
下鄉活動
下鄉廣告 3月1日,我市2016年送戲
下鄉活動在武城縣、平原縣一起發動。盡管已進入3月,當日的氣溫依舊很低,來自市京劇藝術研究院、地域文明傳承基地、雜技藝術維護教學傳承基地等單位的藝人們穿戴單薄的扮演服,為本地
大眾扮演節目。
鄉民用
手機錄下精彩扮演
京劇選段《智斗》
德州新聞網訊
3月1日,我市2016年送戲
下鄉活動在武城縣、平原縣一起發動。盡管已進入3月,當日的氣溫依舊很低,來自市京劇藝術研究院、地域文明傳承基地、雜技藝
術維護教學傳承基地等單位的藝人們穿戴單薄的扮演服,為本地
大眾扮演節目。精彩接地氣的扮演贏得了觀眾的陣陣掌聲,“這么的扮演合‘食欲’,期望往后能多
一些這么的扮演!”本地
大眾表明。
3月1日上午10點多,
下鄉廣告武城縣甲馬營鎮前廟村的小廣場上,
德州市歌舞團樂隊的開場扮演點著了全場
大眾的熱心,觀眾跟從音樂拍手互動,現場氛圍甚是熱烈。
當天兩個多小時的扮演中,市京劇藝術研究院、地域文明傳承基地、雜技藝術維護教學傳承基地帶來了歌曲聯唱、雜技、京劇、快板書等10多個節目。“不管是京劇扮演,仍是歌舞、快板、雜技,這些節目都十分接地氣。”前廟村鄉民張子斌說,這么的扮演很合他們的食欲。
62歲的矯東溫白叟從扮演一開始就將節目錄到了
手機里。“我把市級文藝院團的名藝人們來家門口扮演的場景記錄到
手機中,這么今后就可以通過
手機觀看回
味扮演了。”白叟說,他期望這么的扮演今后能再多一些。“
下鄉廣告盡管氣候有點冷,但是觀眾們的陣陣掌聲讓我們感到很暖心,
大眾滿意也給我們帶來了極大的信心和動
力。”我市著名青年男高音歌唱家、市歌舞團藝人肖林說。
據了解,我市送戲
下鄉扮演內容以市直專業文藝院團獨創自演的歌舞、雜技、京劇、折子戲等為主,
下鄉廣告通過
大眾膾炙人口的文藝方式,堅持宏揚社會主義基地價值觀,活躍宏揚社會正能量,奏響主旋律,
下鄉廣告不斷展示
德州的新變化新氣象。
今年市文廣新局深入展開列入全市民生實事的送戲
下鄉作業,安排市京劇藝術研究院、地域文明傳承基地、雜技藝術維護教學傳承基地三個市直專業藝術院團,分四輪完結全年送戲
下鄉扮演使命。
“送戲
下鄉”活動,市演藝
公司將扮演資本分為兩支隊伍,全年在各縣(市、區)分片包場一起扮演,每個縣(市、區)扮演近50場。其中市級展開送戲
下鄉扮演600場,上半年送戲
下鄉306場。
上半年各縣(市、區)
下鄉廣告詳細扮演場次為:德城區14場、陵城區30場、
下鄉廣告禹城市30場、樂陵市16場、寧津縣30場、齊河縣30場、臨邑縣30場、平原縣
30場、武城縣24場、夏津縣28場、慶云縣24場、經濟技術開發區18場、運河經濟開發區2場,合計306場。(晚報記者 楊碩 攝影 王澤紅 通訊員
石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