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頂山舞鋼市水燈節:舞鋼市水燈節繼承傳統淮河上游民眾在中秋節放水燈祈福風調雨順、萬民平安的傳統習俗,在龍泉湖(石漫灘水庫)設置各種造型的水燈、燈船、漂流燈等,同時舉辦各類活動,營造節日祥和歡樂氣氛.
水燈節在每年國慶節期間舉行,已舉辦 4 屆.盛大的焰火晚會、明星薈萃的大型歌舞晚會、舞獅、舞龍、旱船、秧歌、鑼鼓等內容的民間藝術大賽,將水燈節推向一個個高潮,河南電視臺“梨園春”欄目已兩次在這里成功舉辦,另外還會有攝影、書畫展覽、奇石展覽等活動同期舉行.水燈節每年的節目都不盡相同,而每年卻又同樣精彩紛呈.
精彩的水燈節各項活動,風景如畫的舞鋼山水,是國慶旅游的理想去處!
舞鋼民間花社節
元宵節又叫燈節.燈節時間為3天,從正月十四至十六日.主要活動是花社表演和燈展.花社在街上和各戶、各單位演出.到各戶表演最多的程式為“獅子盤門”.民間有俗語:獅子進了院,一年保平安 ;獅子盤了門,院里生金銀.1981年以來,舉辦花社大賽23 屆,有云彩燈、魚燈、蝴蝶燈、龍燈、獅子舞、旱船、 高蹺、壓老桿等20 多種表演項目.觀眾達20多萬人次.舉辦秧歌大賽8 屆,鑼鼓大賽8屆,觀眾達5萬多人次.燈展連續3個晚上,十六日晚達到高潮.在城鄉14 處舉辦燈展10 屆.展出“科技興市燈”、“火箭燈”、“宇宙飛船燈”、“保護環境燈”、“舞鋼風光燈”等6000多盞,吸引觀眾達20 多萬人次.同時舉辦各種游藝活動18屆,有猜謎語、釣魚、射擊等30 多個項目,觀眾 2.5 萬人次.
元宵節還不定期舉辦煙火晚會.這里的煙火早在漢代就形成規模.發展到今天,更是別具一格.先在選好的場地上豎起一根長20多米的長桿,再搭成架子,然后將設計好的煙花固定上去.放煙火前先燃放一掛很長的大鞭,鞭盡處即引燃煙花.在兩個多鐘頭的燃放過程中,可以神奇般地出現許多花樣,如九蓮燈、一對大花瓶、一副鮮紅的對聯、飛轉的蜂巢、炮打月亮、七仙女、宇宙飛船、大地開花、五光十色的火傘,還出現一童子手持《天宮賜?!返拇髼l幅,將煙火推向高潮,最后是一群鴿子騰空而飛,場面極其壯觀.節日期間觀燈看煙火的人如潮涌,非常熱鬧.
寶豐馬街書會農歷正月十三
馬街書會:馬街,位于河南省寶豐縣城南7公里處,這里每年農歷正月十一至十三都要舉行一次曲藝盛會,藝人云集、曲種繁多,俗謂“十三馬街書會”.一年一度,來自河南各地及河北、山東、山西、陜西、甘肅、湖北、安徽、四川、北京、上海、天津等省、市的千余藝人云集馬街,亮書會友、交流技藝,周圍百里村民扶老攜幼聽書趕會,馬街內外人頭攢動,千座書棚吹拉彈唱,盛況歷年如此.馬街書會,歷史久遠.據馬街村火神廟及廣嚴寺碑刻記載:書會最早起源于元延佑年間(公元1316年前后),至今已680余年.據傳,六百七十年前,當時馬街村有一位叫馬德平的老藝人,桃李滿天下,農歷正月十三這天馬老先生仙逝,他的弟子們正月十三這天從四面八方趕來,為其悼念.豫西群眾亦有正月十五寫書之習俗,年復一年相沿成習,就形成了傳統的馬街書會.
舞鋼市龍舟競渡農歷5月5日
端午節龍舟賽: 端午節是我國民間四大節日之一 , 龍舟賽是平頂山舞鋼市端午節期間最隆重的節慶活動之一,每年舉行一屆,地址在石漫灘國際龍舟競賽基地,緊靠二郎山風景區和舞鋼長途汽車站.
競賽前,各參賽隊伍積極準備,反復訓練.五月初五這天,觀看龍舟賽的群眾圍滿了石漫灘水庫沿岸.競賽時,男女參賽隊伍身著各自的統一服裝,一人于船頭擊鼓,一人于船尾掌舵,水手們在鑼鼓聲中奮力劃漿,龍舟穿梭于湖面之上,龍船歌不絕于耳,隨著威風鑼鼓的響聲,參賽者人潮涌動、歡呼喝彩,場面熱烈滔天,使人樂在其中.
端午節龍舟賽自舉辦以來,多層面展示了舞鋼市各單位嶄新的精神風貌,也吸引了省內外大量的游客前來觀看.
郟縣堂街賽馬會
郟縣堂街賽馬活動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據傳說,賽馬活動始于三國時期.建安二十五年(221年)正月,曹操駐軍郟縣摩坡,為徐晃出兵獲勝開慶功會,將士與當地群眾在方圓15華里駐地縱馬馳騁,比賽騎術,十三班銅器按照曹操親自改定的慶功鑼鼓曲譜為之助興.13年后,傳說摩坡井中青龍出現,魏明帝曹睿駕幸觀龍,改年號“太和”為“青龍”,舉國慶賀,摩坡百姓依舊制組織盛大的賽馬活動.自此民間相沿成俗,賽馬成為當地一年一度的春節文化娛樂活動.清代后期賽馬活動停止.80年代,堂街鄉南樓村豆腐加工專業戶李立奇致富后,倡導恢復傳統的賽馬活動,得到縣、鄉大力支持.1986年農歷正月十五日,舉辦解放后首屆賽馬會.參加賽馬的騎手年幼的僅12歲,年長的72歲,四鄉群眾數萬人趕來觀看,不少銅器班也趕來助興.賽馬活動成了當地群眾娛樂、集貿的一大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