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市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北靠伏牛山,東扶桐柏山,西依秦嶺,南臨漢江.現轄1市2區10縣,總面積2.66萬平方公里,人口1055萬.南陽是歷史文化名城.早在“南召猿人”就在這里生息繁衍.戰國時期,是全國著名的冶鐵中心,西漢時為全國六大都會之一,“商遍天下,富冠海內”,東漢為光武帝劉秀發跡之地,故稱“南都…‘帝鄉”.南陽曾培養和造就出著名謀略家、商圣”范蠢,“科圣”張衡,“醫圣”張仲景,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等舉世間名的歷史人物.1948年,毛澤東主席為慶祝南陽解放,親筆寫下《中原我軍占領南陽》的光輝篇章.
今日的南陽,是一座現代化新城.南陽市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為40平方公里,人口43萬.城市環境優美,街道清潔寬敞,高樓大廈林立.北京大道、工業路、人民路、新華路等主于道縱磺交錯,道路成網;南陽賓館.梅溪賓館、豫宛賓館等各類星級賓館為八方賓客提供優美舒適的服務;南陽商場、金漢豐商廈、南陽亞細亞商廈等大型購物中心,向海內外朋友顯示出南陽商貿發達的新景象.被稱為中國之最的南陽沼氣工程,日產沼氣40萬立方米,可滿足2萬用戶居民用氣.全市具有較高審美價值和文化價值的名勝古跡40多處,每天吸引著大量中外游人.
南陽是一座“水城”.南陽的母親河――白河橫貫南陽中心城區,與梅溪河、三里河、溫涼河構成城市水網系統,形成了“城中有河,河中水清”的獨特城市景觀.特別是有南陽“外灘”之稱的白河游覽區,現已建起三級橡蓄大糊南陽是一座“綠城“.南陽市已被全國綠化委員會命名為“全國造林綠化十佳城市”,被國家建設部命名為“全國園林綠化先進城市”,城市綠化覆蓋率達37.06%,綠地率達31.2%.市區形成了以公園、游園為點,于道綠化為線,庭院居住區綠化為面的園林體系.整座城市“城中有林,樓在林中”,常年綠草盈盈、花木蔥籠.
南陽歷史悠久,文化璀璨,數不清的名勝古跡向人們述說著華夏歷史的華麗滄桑.距今50萬年的“南召猿人”遺址是中原人類的發祥地.西峽發現的恐龍蛋化石群震驚世界,被稱之為20世紀“重大的科學發現”.而薈萃于南陽漢畫館的兩千多塊漢畫像石刻,在中國文化寶庫中占有重要位置.以創造渾大儀和候風地動儀舉世聞名的科學巨匠張衡,以《傷寒論》澤被后世的一代醫圣張仲景,以《出師表》名垂青史的三國時期的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都在這塊土地上留下了跫音.
當你站在南召杏花山猿人遺址上,或者站在截至目前中國發現最早的板山坪境內的楚長城遺址上,追溯人類文明的潛蹤;當你一睹全國唯一保持完整的南陽府衙、內鄉縣衙的衙堂威儀;當你驚嘆全國規模最大的杜旗山陜會館石雕、木雕藝術的完美;當你面對桐柏水簾寺、浙川香嚴寺、南召丹霞寺、西峽燃燈寺這些佛道文化的名剎圣地;你無疑是穿越時空,走進了紛紛擾擾的歷史煙塵,和人類文明進行了一次偉大的接觸.
南陽的美,不僅在于她有豐厚的文化積淀,更在于她兼容南北風光的自然山水.目前,以“兩山、兩水、一城”為主體的南陽風光旅游特色已經形成.靈山、秀水、綠城,更讓南陽魅力四射.
“兩山”:八百里伏牛山,姿態萬千,峭拔如劈,冷峻似鐵,其中寶大曼自然保護區古樹參天,鳥獸群集,石人山南麓奇峰競秀,滿目涌翠,西峽龍潭溝瀑布群水石相依,風景獨秀.而瑰麗神奇的桐柏山,奇峰若雕,碧水如畫,為千里淮河的發源地,登上主峰太白頂,聽百里林濤淺吟低唱,可見山景,能賞水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的“世界人與自然保護圈”寶天曼位于八百里伏牛山中段的南麓,總面積81000多畝,主峰海拔1870米,森林植物顯示出多方交匯、南北兼容的特色.
“兩水”:被稱之為21世紀中國四大工程之一的南水北調工程,使南陽的丹江口水庫更加名聞遐邇,南陽的水也因此更顯魁力.放眼丹江,碧波浩森,漁舟唱晚,水天的一色,日月星斗,盡在其間.而距南陽北的麒麟湖、鴨河水庫,已成為人們休閑渡假的好去處.
“一城”:南陽是全國62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走進宛城,一軸漢代的歷史畫卷撲向您的眼簾.漢畫館珍藏的2000多塊漢畫像石刻生動逼真地再現了漢代的歷史風貌;城東古樸凝重的醫圣飼是張仲景的陵園;城北20公里,則有科圣張衡的墓園和博物館;城西臥龍崗上,紀念諸葛亮的武侯祠會使您流連忘返.此外,享譽當代文壇的南陽作家群、中國“曲藝之鄉”,富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民間文藝等都賦予了這座歷史名城新的文化內涵.而碧水繞城的白河游覽區,楊柳拂岸,波光躍鱗,則可與歐洲水城、江南水鄉風光爭奇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