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墻體廣告施工 2015年作為“十二五”的收官之年,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開局之年,也是《消法》施行一周年,還是,
上海市消保委
汽車專業辦公室成立的第十個年頭。
2015年,市消,保委共受理
汽車及相關投訴6069件,同比(2014年5073件)上漲19.63%,其中區縣自行辦結4886件,同比(,2014年4342件)上漲12.53%,投訴量居前三的區縣為浦東新區、閔行區和普陀區。
其中,市消保委,
汽車專業辦全年共接待受理消費者投訴1296件(自行處置投訴1031件,聯網單位投訴265件),同比增加61.79%,辦結率為97.22%,調解勝利率為92.97%。
老問題:
售后問題增幅占比均最高
從2015年的
汽車投訴來看,售后問題、產質量量、合同問題的投訴仍列居前三,其中售后問題投訴同比上升39.54%,占比最大。目前,售后問題分為兩 個方面:一是售后效勞問題;二是售后維修及頤養問題。從2015年的投訴數據來看,售后效勞的問題較為突出,全年共受理2175件,較上年(1273件) 上升70.86%。
售后效勞投訴主要集中在三包憑證的托付(含
汽車合格證)、附加效勞(上牌、代繳置辦稅、保險、貸款等)及工作人員效勞態度。而售后維修及頤養的投訴則集中在
汽車維修配件等候時間過長,維修企業毛病判別不精確形成重復維修,修理程序不標準等問題上。
剖析以為,形成售后效勞投訴激增的主要緣由有三:一是經銷商未能嚴厲依照
汽車“三包”實行相關義務。在新車托付時未及時向消費者托付“三包”憑證及合格 證,也沒有盡到提示消費者驗車的義務;二是向消費者提供附加效勞的時分,如在代繳置辦稅等問題上未盡到提示消費者可能存在風險的義務。還有
汽車銷售衍生金 融效勞(
汽車融資、貸款)也成為近年來投訴的新熱點。由于金融效勞需求相關的專業性學問,消費者在選擇金融效勞產品時,并不能全面直觀理解相關信息,容易 形成了解上的誤差,引發投訴;三是工作人員業務才能有待增強。在消費者需求咨詢相關
汽車學問時,企業不能提供正確有效的信息。特別是當消費者提出退換車訴 求時,企業和消費者在
汽車三包的了解上存在偏向,一方面企業方面的解釋不能讓消費者信服,另一方面消費者在保存相關憑證根據上的認識不強,也在一定水平上 增加了售后效勞問題投訴量。
新現象:
新能源車、網銷投訴漸顯
依據消保委投訴狀況剖析來看,新能源車的投訴主要集中在幾個時間節點上,一是2014年末至2015年初,主要是由于無法按期提車,招致國度節能補貼金 額變動的投訴;二是2015年新能源車上牌政策出臺后,消費者因不滿足上牌條件引發的投訴;三是區縣新能源車補貼的發放截止期前,因未能及時辦理手續,致 使無法享用區縣補貼的投訴;四是2015年末至2016年初,
上海市新能源車補貼政策尚未出臺,致局部消費者無法按期提車。
除新能源車投訴外,
汽車網銷投訴案例從2015年初開端逐月遞增。網銷投訴分為整車與
汽車零配件投訴。關于整車銷售來說,固然消費者是經過網上下單,但是提車、驗車環節則是在指定的4S店停止,擔任網銷的部門與4S店之間的信息一旦脫節,容易招致消費糾葛的發作。
此類的投訴集中在商家私自取消訂單、線上訂車線下無貨、網上優惠活動規則不詳、網上承諾與實踐不符等方面。投訴的時間節點則主要集中在“雙十一”、“雙十二”等網絡銷售旺季。
更嚴重的要數網購
汽車零部件。從
汽車零部件銷售放開以及
汽車電商行業開端興起,給
汽車行業帶來天翻地覆的影響。新《消法》中關于網購商品七天無理由退換貨有明白的條款后,網購
汽車配件的爭議有逐漸增加的趨向。
觸及網購
汽車零配件主要包括輪胎、導航儀、機油機濾,皮椅等
汽車零配件及周邊。網上APP、淘寶等網購平臺成為年輕人購置
汽車零配件的主要途徑之一。但是網購的
汽車零配件固然便利,但也讓監管愈加艱難,網購
汽車零配件產品的質量問題呈上升趨向。
后記:
消保委努力做好“老娘舅”
2015年是
汽車行業改造的一年。
汽車反壟斷相關法津法規的出臺,突破
汽車品牌傳統銷售形式,
汽車零部件銷售的放開以及
汽車電商行業的興起,都將給
汽車行業帶來天翻地覆的影響。
2015年新修正的《機動車維修管理規則》(交通運輸部令2015年第17號)及《
上海市機動車維修結算行為管理的若干規則》,對
汽車售后維修及頤養的流程手續、質保時間、費用收取等方面做了較為細致的規則。
消保委
汽車專業辦希望,相關企業可以誠信運營,轉型開展。2016年,
汽車專業辦將盤繞“新消費我做主”年主題,進一步發揚“誠信、公平、法治”文化,營造讓消費者能做主愿消費的良好環境,引導消費者理性消費,綠色消費。
汽車專業辦秘書長王瑛表示,做好社會監視的引領者,在投訴中查找問題,對行業問題停止有針對性的社會監視,進一步協助企業樹立“消費者優先”理念,傾聽消費者聲音,注重消費者訴求,滿足消費者需求,做好消費維權老娘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