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益陽墻體廣告 月16日,經濟日報社副總編輯張磊一行來益采訪,市委副書記、市長許顯輝就如何增強南洞庭湖維護與開發應用、如何加速融入長江經濟帶等,問題答記者問。“
益陽地處洞庭湖以南,具有豐厚的生態資源,同時,也手握區位、生態、農業三把‘雙刃劍’。”采訪中,許顯輝扼要引見了益,陽市情。他說,
益陽是農業大市,具有良好的生態資源和區位優勢,但也面臨農業面源污染、水污染、產業構造不優、經濟總量不大等問題。下一步,
益陽將進,一步增強洞庭湖生態經濟區環境的維護,加大水箱養殖管理、排污管理力度,打好資江和大通湖的水資源捍衛戰;加快建立渣滓燃燒發電,項目,處理城鄉生活渣滓污染問題;增強溝渠疏浚,打通河、湖連通的關節,做好生態水文章。
如何加速融入長江經濟帶開展,促進產業轉型晉級?許顯輝談到,洞庭湖生態經濟區是長江經濟帶的重要組成局部,加快推進洞庭湖生態經濟區建立就是加快融入和對接長江經濟帶。近年來,
益陽盤繞“統籌城鄉開展引領區”“生態文化旅游示范區”“綠色能源保證基地”“農產品供給基地”等戰略定位,全面加快了區域經濟建立和與長江經濟帶產業的對接開展。“十三五”期間,
益陽將積極施行“大
益陽城市圈”和“東接東進”兩大戰略,推進益沅桃一體化進程,加快構建以“1+3”城市組團為中心的大
益陽城市圈,著力打造洞庭湖生態經濟區南部中心城市。積極加快與長株潭城市群在規劃、根底設備、產業、投資、消費、政務等方面的對接,努力完成與長株潭城市群的交融開展、互補開展,著力打造長株潭都市區副中心城市,力爭在空間格局上整體融入長江中游城市群的開展。產業方面,
益陽將鼎力推進食品加工、配備制造、電子信息等傳統優勢產業走創新驅動、集約高效的開展道路,促進產業范圍快速擴張和集群開展,打造千億級支柱產業,同時積極培育新興產業,依托生態優勢,鼎力開展
現代效勞業、生態旅游業等三產業,構成區域特征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