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衡陽墻體廣告 蔡英文上臺在即,島內外高度關注對民進黨兩岸政策能否會調整。值此敏感時期,被視為兩岸務實派的民進黨大佬、前“立委”洪奇昌卻突遭派系除名,外界質疑,民進黨內,可能在兩岸政策問題上產生“寒蟬效應”。
據臺灣“中央社”報道,由民進黨新潮,流系改組的“臺灣新社會智庫”21日晚間發布聲明稱,因洪奇昌近年來與智庫運作疏離,甚少參與智庫活動,決 定不再約請洪奇昌擔任智庫會員。《中國時報》稱,參與創建新潮,流系的洪奇昌近年來活潑在兩岸之間,經常針對兩岸議題發言,包括聲稱民進黨“不宜也不應追求 法理獨立”“正名制定新憲法不是現階,段臺灣的目的”等,被視為民進黨務實派的重要代表。由于其發言內容常被視為是民進黨或新潮流系的立場,令新潮流系相當 攪擾,屢次與洪溝通未果。為防止將來民進黨執政后,洪的發言可能引發爭議,以至形成大陸“錯誤解讀”,新潮流系思索對洪“除名”。還有猜想稱,洪奇昌被除 名是由于與前“國安會”秘書長蘇起走得近。
洪奇昌21日晚間發表聲明稱,他永遠把臺灣的出路與人民福祉放在黨派與私人利益之前,只是關于臺灣將來的處理計劃,與某些朋友見解不同。既然在 政治場域的表達方式不同,加上不同政治團體所給的壓力,令“老友們”尷尬,那么本人會放手祝愿。蘇起表示,關于洪奇昌的遭遇“十分不測、遺憾”,并替他抱 屈。國民黨“立委”楊鎮浯稱,洪奇昌多年奔波兩岸,是民進黨內最熟習兩岸事務的大佬之一,往常遭新潮流系除名,“民共互動”恐將中綴。國民黨前“立委”蔡 正元直言,洪奇昌比民進黨其別人更理解大陸形勢,但顯然不合新潮流當權派胃口。
民進黨長期存在派系紛爭,成立之初明白構成“美麗島系”和“新潮流系”兩派,新潮流系長期控制民進黨中央黨部。陳水扁上臺后,黨內派系進一步分 化組合,構成扁系、謝(長廷)系、新潮流系三足鼎立的場面。陳水扁執政后期,民進黨經過終止派系運作的提案,派系運作轉入公開,但派系斗爭仍然劇烈。就連 一向被視為“無派無系”的蔡英文擔任黨主席后,也精心打造“蔡系”(也稱“英派”)權力。
臺灣《旺報》22日評論稱,洪奇昌遭新系除名,黨內派系于執政前墮入內斗,將使蔡英文的團結和解主張破功,并在黨內構成寒蟬效應,讓民進黨淪為“一言堂”。此舉還會“毀壞民共間已相當單薄的根底”,可謂得失相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