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地理館館長朱進見此情形后說:“這是一個無窮的工程,我不只要在國內宣傳,我還要在國外宣傳,在我國有這么一個小城,叫德令哈,若干年后,全民懂地理。”
A 探秘地理館
德令哈地理科普館是由紫金山地理臺輔導建造的獨立式地理科普館,坐落于德令哈市長江路,總建筑面積3974平方米,是全國第二大地理主題科普館。
走進德令哈地理科普館,序廳的大屏幕上星星、星云和雪山圍繞著“德令哈地理科普館”上下,序廳的建筑風格是聯系了德令哈本地的雪山面貌和我國古代地理元素及星空穹頂規劃而成。
在一樓的地理科普廳,經過手觸多媒體屏幕,《世界的標準》依次向觀賞者展現著從微觀世界到宏觀世界的進程,夸克是最小物質,依次是原子核、染色體、細胞、人體、地球、太陽系、銀河系、武仙座星系團、可觀測世界,立體形象的為我們出現著多層級世界。
頭頂發亮的圓球時間吸引著我們昂首觀看它,沒錯!這是木星,一顆等比例減小的木星模型在你的頭頂宣布黃色的光芒,在沒有專業地理設備觀看的時候,你的肉眼就能十分細心的觀看到它。哦,你還想看水星、火星,沒問題,瞧都在這兒。
當然,這兒永久少不了專業、詼諧、詼諧的解說員,他們不只僅為你們解說地理常識,還能答復你們關于地理的任何常識。
“土星是太陽系中最漂亮的行星,淡黃色的星體周圍漂浮著明暗相間的彩云,腰間纏繞著宣布白色光芒的光環,使土星看上去就像戴著一頂漂亮的大草帽,優雅動聽……”好吧,記者聽的入迷了,感覺土星即是一個漂亮的姑娘帶著一頂漂亮的大草帽在遠處招手。
視覺、聽覺兩層享受著風趣的地理常識,莫不如親身動手經過多媒體屏幕操作更能直觀的了解世界。看著前面的部隊真想撥開他們沖到最前面感受一下,經過著急的等待,總算輪到記者了,記者親身體會了一下《世界的演化》,了解了恒星、行星、生命等一系列的進化進程,接受了又一次地理常識的洗禮。
三維立體的多媒體印象生動的展現了地球和地球的鄰居們,再加上解說員的解說,你會不知不覺間發現自個的地理常識又增長了一大截。在心里,記者靜靜的為地理科普館點了許多的“贊”。
一樓就如此精彩,二樓更是讓人眼花繚亂。在公共歇息區域前面,一幅無窮的展墻展現了人類探究世界的進程,從古至今,人類探究世界的腳步從未中止過,從我國最早的觀測超新星迸發記錄到人類第一次登上月球,閱歷了上千年的進程。
解說員安世冉從我國古人關于世界的探究到西方“巨眼觀天400年”的世界探究進程,為觀賞的人群敘述了探究世界的前史。這種前史性的解說往往是單調的,但在安世冉的解說下顯得生動風趣,我們都聽的十分認真。
在我國航天成果廳,從第一顆衛星東方紅1號到第一艘無人火箭神舟一號,再到載人火箭神舟九號。讓我們十分直觀的了解我國的航天成果正在發生著天翻地覆的改變。
再往前走,記者眼前一亮,一幅無窮漂亮的世界屏幕出現在我們眼前,在工作人員的輔導下站在指定的區域進行操作。捕捉天體是經過四臺投影機拼接出一整面的天體,以隔空取物的方法,讓記者親身捕捉天體,而在屏幕上會顯現有關的常識點。
“這次觀賞讓我大開眼界,今日我很快樂,因為我了解了許多地理常識、太空常識,我知道了好多世界的微妙。今后還會讓父母帶我常來這兒。”白瑪旺欽小朋友振奮對記者說。這種生動活潑、寓教于樂的科普活動,真實做到了讓孩子們開闊眼界、增長常識。不少家長也表明,科普實習活動既滿意了孩子對不知道事物的探究愿望,也開始培養了孩子的團體觀念,既增長了常識,又開辟了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