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墻體廣告公司 海內外人士齊聚鹿邑太清宮拜謁道家開山祖師老子。劉鵬攝
中新網鹿邑3月24日電 (劉鵬) 老子故里
河南鹿邑23日迎來我國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2587周年誕辰,數以萬計的海內外人士紛繁齊聚于此,爭相拜謁這位我國巨大前賢。
23日,正值陰歷二月十五,由李氏宗親會主辦的留念老子誕辰2587周年公祭大典,在老子故里
河南鹿邑縣隆重舉行。
當日黎明,在行至鹿邑太清宮的街頭,已是摩肩接踵。太極殿前,三牲五谷陳設,鮮花雅樂至極,蜂擁趕至的香客們將一座座香臺圍得風雨不透,留念老子誕辰2587周年公祭大典蓄勢待啟。
6時50分,公祭現場鐘鼓齊鳴,絲弦動聽,大典在禮炮聲中正式敞開。現場企業家代表及社會各界人士先后向道家開山祖師老子敬獻花籃,上香、祭酒。
李氏宗親、以及來自海內外的數萬名香客,滿懷對巨大前賢的敬重、思念之情向老子像三鞠躬,拜謁心中的“太上老君”。大典主辦方宣布,為期一個月的老子廟會也同期拉開帷幕。
中華文明源源不絕、博學多才。作為我國傳統文明的主要組成部分,道教是我國固有的傳統宗教。其關于人與自然調和、人與人調和、身心調和的理念對于推進生態文明建造、推進科學發展及社會調和有著主要意義。
被尊為道教鼻祖的老子(約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姓李名耳,字聃,一起也是我國古代巨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被唐朝帝王追以為李姓鼻祖。老
子乃國際文明名人,是國際百位歷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經》(又稱《老子》),其著作的精華是樸素的辯證法,主張無為而治,其學說對我國哲學發展具有深
刻影響。
鹿邑縣官方介紹,老子廟會時期,本地將演出林林總總的漢族風俗娛樂活動。雜耍、龍燈、竹馬、旱船各類扮演包羅萬象。除此,民間藝術扮演、《道德經》吟誦、老子文明大講堂、首屆燈火節等主題活動,也將同步逐個演出,以此顯示“我國老子文明之鄉”的特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