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墻體廣告 乳制品的質量安全依然是當前中國乳業轉型升級的關鍵,同時也是消費者最為關注的問題。回歸到問題本身,中國乳制品到底安不安全,我們與國外還存在哪些差距,我國,乳企對此采取了哪些措施?針對這些疑問,蒙牛質量安全管理系統副總裁王艷松日前在接受新華網專訪時表示,質量安全不單單是一項工作,也絕不是一個概念,而是需要,多維度的工作織一個安全網來層層保障食品安全、保障產品質量。
談到質量安全,王艷松認為,很多時候消,費者并不了解質量安全工作的內容,這也是對中國乳制品信心不足的原因之一,更是中國乳業迫切需要與之溝通的關鍵。,
創新管理標準安全水平與國際接軌
“質量安全工作的內容有很多,比如要保證,標準,這其中包括技術標準和管理標準;同時,要做到過程保障,這又包括工藝設備保障和檢驗審查;企業還要對產業鏈進行第三方評價,推行產業數字化,信息化;除此之外,人也是企業必須要考慮的因素。”王艷松說,質量安全囊括的這些工作全部需要標準化,規范化,制度化,這也是一種“工匠精神”,這與質量核心的理念一樣,需要持續改進,最終達到精益求精。
“在管理標準上,我們一直努力走在前沿。”王艷松表示。
2015年3月30日,蒙牛與新西蘭AsureQuality
公司共同簽署了關于共同開發牧場保障標準的協議,根據約定蒙牛將首創的牧場技術操作標準和作業規范逐步修正,并通過培養國際化的原奶牧場從業人員,在其戰略牧場逐步推廣。王艷松表示,蒙牛正在合作牧場努力推行這套標準,未來還希望在整個行業推行。
對于如何在生產技術上保證食品安全?引進先進技術,達到與國際接軌,這是當前乳企的解決方案。王艷松說,蒙牛早前已與Arla、達能等國際知名食品集團合作,不僅在產品上互利創新,在生產技術方面,也不斷改進,與其先進的食品安全技術管理水平看齊。
“我們的團隊一直努力在生產技術上保證食品安全,比如我們引進了達能Neptune2.0系統,真正將設備清洗工作做到事前,不但節省了水耗、能耗、成本,還提升了效率和質量。”
產業信息化最大限度保證食品安全
問到中國乳業與國際的差距,王艷松有些無奈,“其實在質量安全上,我們的產品與國外相比并沒有什么不同,我們的富源牧業,原奶菌落總數小于2萬,體細胞數小于20萬,我們標準不比外國低。不得不說,我們的乳業還很年輕,但是,領先的企業已經開始在快速接軌國際。”
王艷松還談到,信息化是質量安全不能繞過的話題,乳業的信息化可以推動行業更規范地管理,便于國家部門時時抽檢,同時,消費者也可以自行追溯,讓乳企與其更透明地溝通。
“去年,蒙牛已經實現了全面業務信息化管理,我們運用SAP軟件與LIMS系統(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相結合,不僅可以知道生產訂單的詳細內容,還可以直接獲悉批次產品的檢驗報告,且自動錄入系統。這些過程全部自動化,確保了檢測結果的真實性。”王艷松介紹,目前在高端產品特侖蘇已試點實施一包一碼,可以由包裝上的二維碼追溯到這包牛奶產自哪個牧場,甚至哪臺設備灌裝,哪個經銷商,流通到哪個賣場,這個流程與當前的
藥品管理相似。
信息化的管理不僅體現在生產、業務管理上,同樣也推廣到乳業上游的合作伙伴中。蒙牛在2014年創辦牧場主大學,將科學養牛知識灌輸給農場主的同時,也將先進的信息化系統引入其中。據介紹,牧場信息化系統可以通過飼料、擠奶情況、牛乳分析等數據積累,掌握奶牛的身體狀況,做到及時保健,提早預防,最大限度地保證奶牛健康,奶源安全。
“信息化管理將持續完善和貫穿于上游奶源、產品生產、市場銷售等更多的環節。“食品安全容不得半點錯誤,推進產業鏈信息化其實也是在對食品安全的全方位,多維度監控管理。冷鏈24小時,GPS定位,溫度控制定位……企業要實現的是對產品的全程追溯,最大限度地保證食品安全。”王艷松透露,在今年,蒙牛將作為
上海迪士尼度假區唯一官方指定乳品供應商,為消費者提供多種類乳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