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中游四省會城市互認環保標志
據引見,
南昌市今年方案全面完成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四項指標的年度減排任務,使可吸入顆粒物濃度比2013年降落12%以 上,力爭空氣質量優秀天數超越300天,并在中部省會中排名第一。同時,該市將全面增強水環境綜合管理,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到達100%,主 要江河(贛江、撫河)斷面水質達標率大于92%,完成國度、省下達的城市黑臭水體管理目的。
此外,記者理解到,今年
南昌市還將深化區域聯防聯控機制變革,即在昌九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的根底上,增強與
撫州等周邊省內城市和長江中游城市 群環保協作,推進長江中游城市機動車環保準入與車用燃料質量統一,共享“黃標車”數據庫,完成長江中游四省會城市核發環保標志互認。
環境科學研討院與環保局脫鉤
南昌市環保局局長鄒國星表示,今年
南昌將持續加大生態環境維護機制體制的創新力度,重點做好幾個試點。一方面,展開第三方環境效勞試點,堅持排 污者付費、市場化運作和政府引導推進的準繩,選取合適
南昌市現狀的個別行業停止試點,進步污染管理效率和專業化程度,激起社會資本進入污染管理市場的活 力。
另一方面,展開排污權買賣試點,對火電、鋼鐵、造紙及印染等重點行業企業初始排污權核算以及排污權買賣停止試點工作,鼓勵企業削減污染物排放量。
此外,
南昌市還要展開生態紅線監管試點,樹立生態維護紅線監管平臺,停止國度重點生態功用區生態環境質量監測與評價,完成生態維護紅線以及環境容量紅線、產業準入規范等的動態監控與綜合評價,使生態紅線區域生態功用不降低、面積不減少、性質不改動。
鄒國星還表示,將深化企業中介機構變革,標準中介機構建立和管理,確保
南昌市環境科學研討院有限
公司于2016年6月30日前與市環保局徹底脫鉤,
南昌市環境工程評價中心于2016年1月1日前中止咨詢、評價收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