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市商務局獲悉,我市2015年新增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134戶,入庫總數達到463戶。其中,凈增入庫企業117戶,居全省第一位,占全省凈增數的20.5%。我市以平均三天就有一家服務業企業躋身“規模以上企業”行列的速度,掀起了一股服務業企業集聚發展的浪潮。
近來,我市牢牢把握“政策扶持”和“狠抓培育”兩條基本主線,通過強壯服務業“筋骨”,不斷激發全市
現代服務業迸發出蓬勃生機與活力。
為了給企業營造良好發展環境,我市充分利用現有政策,通過給予專項資金扶持、稅收減免、貸款貼息等方式,不斷扶持中小服務業企業做大做強。得益于企業的努力和政策的給力,去年全市服務業企業“小升規”步伐實且快,全年新增銷售額過億元的服務業企業2戶,過5000萬元的服務業企業8戶。
值得重點一提的是,去年7月,我市還明確提出將電子商務和“互聯網+”作為
現代服務業發展的“一號工程”來抓。為此,我市去年設立了1000萬元市級電商扶持資金,今年起設立每年不少于2000萬元市級專項資金用于扶持電子商務發展并加快推進試點示范。經過半年多的培育發展,“互聯網+”和電子商務產業正迅速在我市成長,并已頗具規模,其在
現代服務業發展中的占比越來越重,去年已有5家互聯網及相關服務企業步入“規上”。
在狠抓企業培育上,我市通過實施分類指導,切實加大對電子商務、科技服務、商務服務、文化創意等
現代服務業的培育、指導力度,集中要素保障,強力推進重點產業加快發展。數據顯示,在去年新增入庫的企業中,互聯網及相關服務企業5家、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企業11家、租賃和商務服務企業23家、文化創意企業9家,
現代服務業企業占到新增入庫企業的42%。
此外,我市還通過不斷提高涉企服務實效,積極引導小微服務企業上規升級。我市商務、發改、經信、工商、旅游、交通等部門及各縣市區通過提前謀劃、上門指導等措施,全面掌握新注冊、新開業企業情況,及時把成長性好、符合產業導向的小微企業及時納入到“小升規”企業培育庫中來,發揮好培育庫的“源頭活水”作用。同時,市級各行業主管部門深入企業開展調查摸底,進一步加強對培育庫企業的經濟運行分析,掌握企業發展狀況,對接近規上標準的服務業企業進行重點跟蹤服務,主動幫助企業解決在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為小微服務企業“升規”扶一把,扎實推動全市服務企業做大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