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干部居然將縣委辦捐獻的水泥私行賣掉換錢分割了,這么的干部應該遭到處理。”日前,來賓市忻城縣果遂鎮加書村多名鄉民向今報反映,政府部分捐獻用于村委
圍墻等建造的30噸水泥,竟被村干部倒賣分割,村支書、村主任、副主任3人每人分得2700元。此外,縣直屬工委捐獻的10噸水泥,被這3名村干用于鋪設自家門口的路途。記者查詢獲悉,上述事情已導致本地紀委部分注重,并立案查詢。
加書村是忻城縣最偏僻的村莊之一,間隔城鎮路途16.8公里,至今仍是爛泥路,路途硬化是鄉民最為熱切的等待。鄉民覃先生稱,村里經濟條件不好,地少人多,特別路途不便利。正因為如此,縣里的扶貧水泥較多。但村干分割水泥款,把水泥鋪設到自家門口,僅僅便利自家進出,而別的200多戶鄉民家門口路途仍是稀爛的,這種影響很不好。
3月25日,記者對此事進行了造訪。該村有1300多人,約300戶,本來只要一條長約700米的村內主干道是硬化的,為前兩年政府攙扶建造,別的小路全是泥巴路。當今年頭,硬化了兩條小路。鄉民覃先生稱,其間一條銜接村委主任家門口,長約80米;另一條銜接村支書家門口,長約40米。記者發現這兩天硬化路途最寬處約5米,窄的約2米。鄉民稱,村干自家硬化路途時,也沒有跟鄉民闡明狀況,后來有人知道內暗地才告發。
據了解,上述事情導致本地黨委政府注重。果遂鎮紀委相關負責人表明,上述捐獻的水泥,并非扶貧項目,而是縣委辦、縣直屬工委兩部分捐獻用于村委
圍墻等建造。村支書、主任、副主任倒賣30噸水泥根本事實,縣紀委已立案查詢,現在已對村委主任、支書兩人停職檢查。村干用捐獻的10噸水泥修自家巷道,縣里只出水泥,村干自出人力、砂石,建筑的巷道別的鄉民也可運用,但村干方法欠妥。別的被告發事項還有待進一步查詢。
記者聯系了加書村支書羅某,其認為思維有知道缺乏的當地,供認村委3人分割了30噸水泥款。其時水泥并沒有拉到村中,而是與水泥老板談妥后折款,3人分了。后來發現有
大眾告發后,他們已將水泥款交給了紀委。現在,他們正等待紀委的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