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動“老樣子”,完成美美與共
“從家門口的河溝里隨意舀一碗水就可以喝了,路面也硬化了。不再像曾經那樣,要到村兒口挑一挑水在坑坑洼洼的路上波動,回來時水都只有半挑咯, 現在閑適了哇,路面平了、房子修好了、村兒也美了、游客也來了、腰包兒也鼓了....”說起村莊旅游帶來的變化,該縣云舍村村民楊老伯喋喋不休。
來到云舍村,穿過幾條彎曲的胡同小道,一片特別的建筑群出現在眼前,筒子樓--土家建筑文明中的重要部分。該縣將這些本來歪歪斜斜、破破舊舊的筒子樓劃歸為古建筑進行維護,約請專業團隊對它進行補葺規劃。
云舍共有400戶人家,其間,36戶的房子劃歸為古建筑,56戶劃歸為歷史建筑,將剩下的一般民宅進行翻修或者整修。現在,在村莊旅游股動下,翻修后的一般民宅租出去開辦農家樂,一年能收入8萬元擺布的房錢。
這些年,該縣環繞“一業帶三化、三化促一業”發展戰略,立足本身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村莊旅游。“十二五”時期,共投入7億多元,按照國家5A級 景區規范創造云舍土家民俗寨子。完成交通出資67億元,新建高速公路77公里、國省干道28公里,改擴建省道、縣鄉道、通村公路,完成了100%的城鎮通 油路、94.5%的行政村通水泥路和客運班車。出資7億元,實施各類歸納水利工程473個,讓12萬人員喝上放心水。村莊基礎設施建造不斷完善,村莊面貌 面目一新,實在打破漂亮村莊建造硬件不硬的“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