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眼中,城管與占道小販是對立的。在
河南鄭州,二者的“矛盾”卻有了新變化。
今年初,
鄭州金水區
南陽路街道辦事處招聘了80名城管協管員。對此,
南陽路街道辦事處有關擔任人引見,
南陽路街道轄區面積3.4平方公里,背街 大街多、無主管樓院多、在建
工地多、根底條件差,一段時間來攤販占道違規運營等行為嚴重。街道辦事處嘗試招聘城管協管員,每天早7時到晚10時在轄區輔佐 做好城市管理工作。經過努力,他們把4名曾經長期違規占道運營的“釘子戶”吸收進協管隊伍。
攤販變身協管員,會有怎樣的“化學反響”?
臧獻輝,1978年出生,
漯河臨潁人。2003年,他來
鄭州投靠親友,當起了小販,長期在黃河路黃
河北街西北角占道賣水果,一干就是13年。
“整天被城管攆來攆去、東躲西藏,看到辦事處招聘城管協管員就報名了。”談及當上協管后的感受,他慨嘆道:“協管真的很不容易!收入低、工作累,還要面對很多不了解。”
萇哲勝做商販超越20年,賣過水果、販過蔬菜。談及以前,他說:“我有3個孩子,兩個上大學,一個讀小學,媳婦身體也不好,生活壓力逼著我走上街頭賣東西。”
如今從事城管協管工作后,他方案業余時間再找一份兼職養家糊口。“反正是不會再從事游街商販這行了。”
“商販做生意的確不容易,但是占道運營違規,堵了路市民也不愿意。”萇哲勝說,希望商販都能變成商戶,合理合違運營。
從被管理者到輔佐管理者,變身為城管的4人在工作中,提出了許多有針對性的倡議。辦事處依據實踐狀況,“疏堵分離、以疏為主”。3個月下來,既便當了周邊
大眾的生活需求,又保證了商販合法運營的權益。
南陽路街道辦事處有關擔任人表示,
鄭州的城市管理離不開城管,也離不開編外的城管協管員。“這幾位曾經的攤販,正以本人的行動感化著身邊的占道運營者,耐煩細致地做好管理效勞工作。”
對此,有關專家表示,攤販變身城管,和一些城市實行“城管夜間擺攤”,有異曲同工之效。一方面進步了城管執法的人性化,另一方面身份的變換、工作內容的不同,也能夠讓曾經的攤販理解城管工作,并帶動更多的人違法運營,是社會管理的一種進步和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