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機場2025年前推進建第三航站樓
4月1日,在
廣州公共資源買賣網低調放出一則重磅招標公告。公告顯現,
廣東省機場管理集團有限
公司工程建立指揮部對
廣州白云國際機場第四、五跑道和第三航站樓工程預可研報告和可研報告編制咨詢效勞招標項目停止國內公開招標,招標控制價375萬元。這意味著,白云機場的大范圍擴建有望拉開又一個序幕,第四、五跑道和第三航站樓籌備建立將提上日程。
記者4月4日得悉,
廣州市委、市政府目前正加緊出臺
廣州航空產業開展規劃(2016-2025年)、航空產業開展三年行動方案、加快空港經濟區開發建立的若干意見等系列政策文件。
遠期規劃:5條跑道3座航站樓
白云國際機場是
廣州國際航空樞紐建立的中心,目前具有3條跑道和1座航站樓,遠期規劃為5條跑道和3座航站樓。2015年,白云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5521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54萬噸,均位居全國第三;目前已開通國際及地域航線136條,每天1000多個航班通達亞、非、歐、北美和大洋洲五大洲共207個目的地。以“空鐵聯運”、“空港+海港”聯動為牽引,依托白云機場、
廣州北站、黃埔港、南沙港等交通樞紐,集民航、城軌、地鐵、高速公路、城市公交等于一體的平面式綜合交通樞紐正加緊建立、漸具雛形。
依照
廣州市空港經濟區牽頭編制的《關于推進國際航空樞紐建立的工作計劃》,
廣州國際航空樞紐建立的“五年規劃目的”是:到2020年,機場旅客吞吐量達8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達250萬噸,國際旅客比例達23%,中轉率達12%,國際航空樞紐位置顯著提升。
2號航站樓:下半年完成封頂
廣州白云國際機場T1航站樓,在2004年8月正式啟用。T1航站樓設計年旅客吞吐量為3500萬人次。但是,2015年白云機場實踐旅客吞吐量已到達5521萬人次,T1航站樓的設計年旅客吞吐量曾經不能滿足理想的旅客吞吐需求,T2航站樓的建立早就未雨綢繆。
白云機場擴建工程于2012年8月正式啟動,擴建工程以2020年為設計目的年,建成后,白云機場將滿足年旅客吞吐量8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250萬噸、飛機起降量62萬架次的運用需求。
2號航站樓是白云機場擴建工程的主體中心項目。本期2號航站樓(不含東四和西四指廊)面積63萬平方米。1號和2號航站樓總面積120萬平方米。本期共建立77個機位(12個遠機位,65個近機位),國內與國際可轉換的混合機位9個。目前,2號航站樓已完成土建構造工程施工,下半年完成航站樓全面封頂。
第三航站樓:2025年前推進建立
依照白云機場目前的開展狀況,白云機場近期規劃的時間節點是在2016年冬春航班換季前,主要做好白云機場一號航站樓國際流程改造、建立33個暫時機位和東跑道穿越滑行道以及放量擴容工作,力爭在2016年白云機場旅客吞吐量打破6000萬人次。民航局近日已批準白云機場的頂峰小時容量由65架次進步到71架次,這意味著白云機場每天至少新增90個航班時辰。
白云機場中期規劃完成的時間節點為2017年至2018年,主要是確保2018年2月前完成白云機場擴建工程并投產運營;加快白云機場股份
公司運營管理形式轉型,新的轉型優化形式勝利運轉;力爭在2018年旅客吞吐量到達6600萬人次。
遠期規劃完成的時間節點為2020年至2025年前,主要是推進建立白云機場第四、第五跑道和東四、西四指廊以及第三航站樓,白云機場西側大物流基地根本成型;力爭在2020年至2025年期間,白云機場旅客吞吐量到達7500萬至9500萬人次;
廣州第二機場也就是珠三角新干線機場根本建成。
一帶一路:線上“朋友圈”不時擴展
據引見,
廣州白云國際機場是國度明白定位的全國三大國際航空樞紐之一。多年來,客運量、貨運量持續快速增長。2015年,白云機場完成旅客吞吐量5521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54萬噸,在世界機場中的排名分別位居第15位和第18位。分別比2004年白云機場轉場時增長了172%和205%,年均增幅分別達8.7%和9.6%。國際旅客和中轉旅客占總旅客吞吐量的比重是權衡樞紐機場中心競爭力的關鍵指標。
2015年,白云機場國際旅客達1136萬人次,中轉旅客達585萬人次,分別占總旅客吞吐量的20.6%和10.6%,比2004年進步15個百分點及10個百分點。
隨著國內、國際航線的拓展,人員與物資交流日益頻繁,
廣州“空中絲路”的“朋友圈”也在不時擴展。在
廣東,南航進一步拓寬及加密前往“一帶一路”沿線國度主要城市的航線和航班。目前,從
廣州動身的南航航線網絡已掩蓋除南美之外的全球38個國度73城市,國際和地域航線每周航班最高到達989班。 2015年,南航在
廣東地域新開“一帶一路”客運航線15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