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清明,春回大地,正是植樹造林好時節。日前,
廣東茂名濱海新區組織展開種植木麻黃樹、建立防風帶活動,市委常委、
茂名濱海新區黨工委書記趙廣輝帶隊到博賀鎮防護林帶月牙灣地段(即浪漫海岸西)參與種植活動(如圖),努力擦亮濱海新區的綠色長城名片。當天下午,濱海新區全體干部職工,博賀鎮機關全體干部、各支部黨員超越1000人參與了植樹活動。
來到植樹現場,大家熱情高漲,紛繁自發組隊,沿著防護林,一路揮鍬、鏟沙、扶正、填沙、澆水……合力種下一株又一株木麻黃樹苗。經過慌張有序的勞動,在約5公里長、近百畝的防風帶上種下了約2萬棵木麻黃樹苗。在海風的吹拂下,一株株新栽下的樹木顯得生意盎然。
據引見,博賀鎮歷來就有植樹造林的優秀傳統。早在上世紀50年代,該鎮
大眾就展開了氣勢浩蕩的植樹造林活動,特別是在婦女積極分子陳嬌的帶頭下,種植了長達幾十公里的木麻黃防風林帶,既能防御臺風等自然災禍,又有綠化凈化等功用,有“綠色長城”之稱。著名國畫巨匠關山月以此為題材創作的國畫《綠色長城》至今仍懸掛于北京人民大會堂
廣東廳。往常,濱海新區、博賀鎮鼎力倡導植樹造林,不時創新思緒、積極主動作為,普遍展開“一個黨員十棵樹,一個支部一片林”綠化大行動主題活動,為每個支部、每個黨員劃分了植樹造林地段,還展開黨員植樹造林活動評選,確保“栽一棵成活一棵、造一片成林一片”,并且成立黨員意愿效勞隊,充沛發揮黨員干部在造林綠化中的先鋒模范作用。
濱海新區正在不時擦亮綠色長城名片,鼎力發揚“百年樹木、百年樹人”植樹文化,堅持展開“一年七個植樹日”主題活動,在“3·12”植樹節外,每年1至6月每個月的最后一個星期六,組織展開定點植樹活動。普遍展開森林進村、森林進城、森林進校園等活動,進步森林掩蓋率。如因重點項目建立影響綠化,則及時在規則地點補種調整林區樹木株數十倍以上的樹木。抓好博賀鎮港口村的生態示范點建立,帶動全區種植黃花梨等名貴樹木,努力打造新的“綠色致富長城”。做好生態資源的維護和開發,開展濱海生態休閑旅游,推進生態效益向經濟效益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