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墻體廣告 由此間相關機構在全國率先聯合組成的“互聯網金融(
上海)法律服務聯盟”6日宣告成立,旨在引導互聯網金融消費者理性維權及幫助其依法求償。
據當天成立儀式傳出的消息:自2014年以來,伴隨互聯網金融的高速發展,中國在該行業出現了魚龍混雜、泥沙俱下的問題。不少倒閉的P2P平臺讓相關消費者及中小企業的權益嚴重受損。
2015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于加強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的指導意見》,針對金融消費糾紛頻發現狀,提出保障金融消費者的8項權利,即財產安全權、知情權、自主選擇權、公平交易權、依法求償權、受教育權、受尊重權、信息安全權。要求建立健全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監管機制和保障機制,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促進金融業持續健康發展。
“互聯網金融(
上海)法律服務聯盟”由網金中國·互聯網金融信息查詢系統和
上海市捷華律師事務所發起,
上海市中小企業發展服務中心、
上海市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外灘海納互聯網金融服務(
上海)有限
公司支持,邀請10家專業法律服務機構共同成立,在全國范圍內屬于首家。
該聯盟在國內首創律師免費法律診斷及接受委托先期不收費的模式,以降低消費者的維權成本,鼓勵其通過合法渠道求償。
據網金中國·互聯網金融信息查詢系統總監徐洲介紹,該聯盟可為消費者在事前、事中、事后“出謀劃策”。讓其在整個投資理財過程中獲得更多有價值的幫助。
事前,消費者可致電全國第一個互聯網金融風險防范熱線4000062252,了解相關金融平臺的真實信息,由律師提供協議審閱把關服務;事中,一旦發現問題,可致電該防范熱線,了解預警信息,由專業人士就關鍵問題提供意見,對有可能出事的平臺,先行處置投資;事后,由律師進行法律診斷,確定消費者的求償渠道及接受委托處置。
徐洲并表示,“互聯網金融(
上海)法律服務聯盟”相關各方將通過具有一定公益特征的服務,努力避免群體性事件,力爭減少或杜絕圍堵職能機構、沖擊企業和不理性聚集等極端現象的發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