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墻體廣告 4月7日,在
吳忠市紅寺堡區烏沙塘園區
重慶農投第二牧場高效節水示范區,工人對浮船泵站機組停止最后的裝置調試,兩天后,揚黃水將經過6個大型噴灌機對7500畝苜蓿和桑樹苗停止噴灌。為補償高效節水灌溉的歷史欠賬,紅寺堡區將2016年列為“高效節水灌溉提升年”,舉全區之力,打響高效節水灌溉翻身仗。
紅寺堡區地處
寧夏中部干旱帶,當地經濟社會開展主要依托揚黃水,而95%以上的揚黃水用于農業灌溉。近年來,該區鼎力推行高效節水灌溉,建成甜水河、魯家窯等9個高效節水灌溉項目區,共4.5萬畝。“特殊的區情、水情,決議了開展高效節水灌溉是紅寺堡區脫貧攻堅的主要舉措,也是農業提質增效的必然選擇,更是增加農民收入的獨一方向。今年,我們將打造牛記圈、綠科新村等9個片區共計3萬余畝的高效節水灌溉示范區,引導
大眾走高效節水灌溉與集約化運營、機械化耕作相分離的節水農業之路。”紅寺堡區水務局擔任人說。
據悉,紅寺堡區財政將拿出500萬元,經過“以獎代補”等方式,用于
鄉鎮開展高效節水灌溉,并把節水灌溉工作與
鄉鎮包干經費、干部選拔、年底效能考核掛鉤,定期召開推進會,對工作不力的部門和個人將啟動問責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