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下午,全市經濟和信息
化工作會議暨電網、信息根底設備建立發動大會召開,市指導徐建華、梁維東、賀宇等列席了會議。會議提出,今年將重點做好施行機器人智造方案,建立中國機器人產業先行市,力爭用三年時間完成
東莞市60%以上企業采用融資租賃展開“機器換人”,力爭全年“機器換人”應用項目超500個。
徐建華:今年要突出抓好五個“并舉”
2015年是
東莞市工業經濟加快轉讓型晉級的關鍵之年,也是“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
東莞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徐建華充沛肯定了“十二五”期間經信工作獲得的成果。徐建華指出,“十三五”時期是
東莞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做好“十三五”時期的經信工作,關于
東莞強化“兩個支撐”、推進“三個走在前列”、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意義嚴重且影響深遠。
徐建華強調,今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也是推進供應側構造性變革攻堅之年,做好今年的經信工作,詳細要突出抓好五個“并舉”:一是堅持供應側變革與需求側變革并舉;二是堅持優化存量與提升增量并舉;三是堅持投資拉動與創新驅動并舉;四是堅持培育主干企業與扶持中小微企業并舉;五是堅持抓好經濟運轉與強化要素保證并舉。目的:建立中國機器人產業先行市
現場還舉行了大型主干企業授牌典禮、市政府與
廣東電網
公司“十三五”戰略協作框架協議簽約典禮、市政府與鎮政府代表簽署信息根底設備建立“大會戰”義務書、市經信局與運營商代表簽署信息根底設備建立“大會戰”任務書、運營商與客戶代表簽署信息根底設備建立協作項目協議等活動,并對2016年全市經信工作停止部署。
2016年
東莞市經濟和信息
化工作包括施行機器人智造方案,建立中國機器人產業先行市;施行信息化先導方案,打造“互聯網+制造業”交融開展新格局;施行綠色制造行動方案,全面推進工業經濟可持續開展;施行優勢民營企業培育方案,加強實體經濟中心競爭力;施行強芯鑄鏈方案,鼎力培育“四新經濟”產業群;施行對企效勞提升工程,全面構建精密化效勞體系等。2016年
東莞市經濟和信息
化工作主要預期目的是:范圍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完成省市雙超目的;民營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達48.9%;引進內資實踐投資增長達10%;單位GDP能耗降落4.0%。
其中,工作重點做好施行機器人智造方案,建立中國機器人產業先行市,將展開“零首付、零門檻”技改信貸方案,創新采取設備金額80%由國度開發銀行發放貸款支持、20%由融資租賃
公司承當的方式,處理中小企業技改資金難題,力爭用三年時間完成
東莞市60%以上企業采用融資租賃展開“機器換人”,力爭全年“機器換人”應用項目超500個,帶動全市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同比增長25.5%以上;施行信息化先導方案,打造“互聯網+制造業”交融開展新格局,鼎力推進光纖寬帶網絡建立,重點抓好既有住宅、商業樓宇、產業園區的光纖改造,推進全市光纖入戶率提升至75%,加快推進4G寬帶網絡建立,力爭全年新建4G通訊基站6155個以上;全年在
東莞市主要公共區域裝置AP設備2.5萬個以上,完成
東莞主要公共區域免費WiFi全掩蓋;展開“筑云惠企”工程,為4000家以上中小微企業免費提供云應用效勞;加快培育一批云計算綜合效勞商,認定4個市級公共云效勞平臺。 “機器換人”發明全國經歷
2014年9月—12月,全市“機器換人”專項資金申報項目已達438個,遠超越去10年技術改造贊助項目數量的總和。在此根底上,2015年“機器換人”項目數量再創新高,項目達881個,總投資70.03億元,其中莞產設備12.66億元,項目數和總投資額均位列全省第一。項目完工后估計拉動銷售收入447.61億元,新增設備29349臺(套),減少用工46600人,單位產品本錢均勻降落11.05%,勞動消費率均勻進步1.66倍。
在“機器換人”的帶動下,我市勝利改變過去幾年工業技改增速低位運轉以至一度負增長的被動場面,完成了強勁的逆勢上揚,全年完成投資額231.2億元,同比增長85.6%,拉動全市工業固定投資26.8個百分點,工業技改投資額及增速均在珠三角排名第三。
全年完成工業總產值超260億元
啟動3C產業智能制造工程,全年新增推行應用國產智能數控配備2000多套、工業機器人1000多臺,引導建立智能化數字工廠3家,勁勝智能車間項目被認定為全國智能制造示范試點。施行以需引供開展戰略,勝利招引
大連機床、
廣東省智能機器人協同創新研討院等智能制造嚴重項目,現全市已引進培育機器人智能配備制造企業達400多家,從業人員55000多人,全年完成工業總產值超260億元。
綠色制造完成四個全省第一
深化展開節能技術改造,電機能效累計提升總功率207萬千瓦,其中電機系統改造及汰舊更新120.5萬千瓦,更新改造量居全省第一;注塑機伺服節能改造累計9423臺,改造數居全省第一。施行“互聯網+工業能源管理”行動方案,推進217家重點能耗企業完成在線監測,監測企業數居全省第一。全面推進工業節能綜合監管體系建立,“十二五”期間全市萬元GDP能耗降落25.2%,降落量居全省第一。
效勞型制造開展步伐加快
出臺《
東莞市推進效勞型制造工程施行計劃》,培育26家省級“兩化”交融管理體系貫標試點企業,扶持市級“兩化”交融應用項目13個、信息化系統集成商3家。鼎力推進柔性定制化消費形式,全市75.6%的規上工業企業具備按訂單自動排產和動態調度才能。出臺《關于促進我市創意設計與制造業交融開展的施行意見》、舉行2015 DiD Award(
東莞杯)國際工業設計大賽、成立市創意設計協會,加快推進工業設計與制造業交融開展。
經信工作綜合體系不時健全完善
展開大型主干企業培育行動,全年新增超10—100億元工業企業8家、超100億元工業企業2家;總數分別達140家、10家,均位居全省地級市第一。樹立生長型企業培育庫,重點扶持生長型中小企業300家,庫內企業近兩年均勻凈利潤總額增幅超70%、稅收總額增幅超100%。增強小微企業培育,推進個轉企1089家,推進小微上規達242家,一批行業單打冠軍不時壯大開展。
電網建立工作投入力度歷年最大
保證經濟運轉的根底設備體系進一步夯實。增強信息根底設備建立,推進全市新增光纖入戶量48.9萬戶、4G基站7516座、WIFI熱點1216個,我市獲工信部認定為“寬帶中國”示范城。打造互聯網國際通道,
東莞成為除“北上廣”外全國首個具有互聯網國際出口節點的城市。深化推進電網規劃建立“大會戰”,建成110千伏及以上輸變電工程19項,線路長度519.4千米,投產容量374.7萬千伏安,電網建立工作投入力度歷年最大。
智能
手機出貨量達2.42億臺
2015年,全市引進內資項目1989宗,協議投資金額1238.17億元,同比增長68.79%;實踐投資金額551.97億元,同比增長40.98%,大幅超額完成全年任務目的,協議投資額和實踐投資額均創5年新高。其中,引進6億元以上嚴重產業項目45宗,引進內資高新技術企業17家,產業開展新動能不時加強。全市物聯網產值現已達750億元。全市智能
手機出貨量達2.42億臺,分別占國內和全球智能
手機出貨量的44.9%和18.7%。
新美
墻體廣告:
www.zzkail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