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烏蘭察布墻體廣告 滿目皆綠,青山層林盡染,樹木長勢旺盛,花卉爭奇斗艷,這是
烏蘭察布大地如今的模樣,它徹底顛覆了曾經“地上無草,地下沒寶”的舊印象,儼然變身為“北方江南”。近年來,我市加快生態文明建設,加速改善生態環境,生態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從2000年至今,共完成各項林業生態建設任務2182.2萬畝,投資248.2億元;其中地方重點區域綠化共完成116.3萬畝,完成投資150億元。各項生態建設的新成果為
烏蘭察布增添了濃重的“綠色”基調,越來越多的
烏蘭察布兒女享受著青山碧水、藍天白云帶來的生態紅利。
新美
內蒙古墻體廣告公司-
墻體廣告公司第一誠信優勢品 牌-400-6060-805。
內蒙古新美
廣告有限責任
公司,全心致力于為企業開發
農村市場提供專業化的
墻體廣 告服務。近20年來,我們以雄厚的實力、成熟的技術、全 程化的服務、誠信的服務理念與300多位客戶進行了精誠的 合作。 至2013年底,累計施工面積近6000萬平方米,被客 戶譽為可永久依賴的朋友。
廣告工程在業內有廣泛的影響力 。 對于每一項工程,我們都會量身定做專業解決方案。贏 得了眾多品牌客戶的贊譽。自有
內蒙古戶外高端戶外
廣告位5 多萬塊,分布在
內蒙古國道、省道、市縣、城鎮出入口及各地 旅游景點出入口,城市市郊。
增綠:植樹造林蓄足生態發展底蘊
2015年是全市造林質量管理年,全市繼續堅持以生態建設為主的林業發展戰略,把增加森林資源、提高森林覆蓋率作為改善大氣質量、優化人居環境的一項重要民生工程,全力組織實施了京津風沙源治理、天然林保護等重點生態工程。
據統計,2015年,我市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完成27.5萬畝,投資4290萬元;鞏固退耕還林補植補造和后續產業項目完成42.1萬畝,投資5261萬元;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建設項目完成14.5萬畝,其中人工造林8.5萬畝,封山育林6萬畝,投資1980萬元;國家造林試點補貼項目完成4.4萬畝,投資886萬元。
從高山到平川,從城市到
鄉村,處處呈現出山清水秀、藍天白云、滿目皆綠的新景象?!熬G色”已不僅僅是“養眼”的視覺傳達,更是我市保護生態環境的天然屏障。
草長鶯飛踏春來。進入春季,我市廣泛開展了春季義務植樹活動,廣大干部職工紛紛走進霸王
河南岸如意公園播種新綠。全市全年共完成義務植樹基地建設任務4.8萬畝,栽植油松、樟子松等各類苗木10.1萬株(叢)。
借力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的契機,加大了城鎮及周邊地區綠化美化的力度和標準,廣泛開展園林單位、園林小區、園林城鎮的創建達標,對街頭節點、道路、公園進行提升改造,對垃圾處理場、污水處理廠和水質監測站廠區及周邊環境進行整治綠化,擴大了城鎮及周邊的綠化規模和水平,提升了城市的整體形象和面貌。2015年城鎮綠化完成投資3.9億元,增加綠地面積12.9萬畝。
城市美,
鄉村也要美。步入我市的村落,村間山青水美,村容村貌整潔,漫步其中,可以盡情領略自然之美。在村屯綠化建設上,全市“十個全覆蓋”村莊全部進行了綠化;村外建設環村景觀林帶,便民超市、健身休閑場所等處以景觀建設為重點,實施園林綠化;道路兩旁實行重點綠化,建成了一大批精品綠
化工程,綠化面積達到2.7萬畝,完成投資1.4億元。
護綠:加大保護筑牢生態屏障
今天,綠色已成為
烏蘭察布的主色調,關注森林、保護生態、讓綠色永駐為百姓造福,已成為全市上下的共識。
呵護青山綠水,需最嚴格的保護制度和最嚴厲的法治手段來保駕護航。近年來,我市在執法實踐中逐步探索并建立了監察、
公安等多部門聯合執法機制。扎實抓防火工作,加強火源管理,實現了由林業部門一家防火轉向全社會防火。全市全年共發生森林火災10起,累計過火林地面積270畝,發生次數和受害面積較往年均大幅度下降。開展了清理整頓破壞和非法使用林地專項行動,采取包片督導的形式對梳理出的134起非法征占用林地案件逐一進行核實,立林業行政案件30起,已做處罰的29起;刑事立案的104起,已查處98起,綜合查處率為95.5%。加大禁牧工作力度,由市紀委牽頭,抽組林業局、農牧業局有關人員組成督查組對全市89個蘇木
鄉鎮和辦事處進行了督查,禁牧形勢明顯好轉。加強森林病蟲害防治檢疫工作,在造林期間加大了對種苗產地檢疫、調運檢疫和復檢工作,共計產地檢疫苗木2.76萬畝、428萬多株,同時對57.6萬畝主要林業有害生物發生區全部進行了有效的防治,杜絕了美國白蛾等重大外來林業有害生物的入侵和蔓延。
在全市加大力度的同時,各旗縣市區也根據地區實際,開展了各有特色的護綠行動。集寧區對“三山兩河”綠
化工程管護全部實行政府公開招標,選擇優質管護
公司,切實提高造林成活率。化德縣動員有實力的企業、機關和個人認領一片林,負責管護撫育。涼城縣以打造“生態旅游強縣”為目標,采取“宜耕則耕、宜林則林、宜景則景、宜建則建”的治理方法,先后投資1.6億元對縣城東山廢棄采坑進行修復綠化治理,修復面積1500畝,栽植樹木6萬余棵,使曾經雜亂不堪、千瘡百孔的小山成為涼城旅游公園。
我們清晰地看到,正是這些強有力的措施筑牢了生態安全屏障,呵護著城市里醉人、蓬勃的綠,為我們營造著天藍樹綠的美好家園。
營綠:綠色產業增加百姓收入
青山常在,后繼有“林”!如何實現既要青山綠水又要金山銀山?我市充分利用資源優勢,撥動綠色發展旋律。
“我家這片土地自打種上玫瑰和黃芪后,我們靠著賣花、賣藥材和經營農家樂旅游,不僅收入增加了,環境變好了,大家對居住環境也更滿意舒心了?!比涨?,察右前旗玫瑰營鎮段喜軍開心地告訴記者。
段喜軍的經歷,反映出全市生態建設帶來山綠民富、生態改善的喜人變化。
一年來,我市將林業產業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中來把握,鼓勵非公有制經營者轉向林業生產,流轉荒山荒地發展經濟林和藥材種植基地,實現興林富民。涼城縣海高牧業有限
公司流轉三蘇木鄉農民耕地1500畝,引進七月鮮、黃香蕉、寒富等10多個中小型品種的果樹;改造低產低效林1000多畝,以山杏作砧木嫁接了大接杏、大扁杏,經濟效益日益顯現。興和縣店子鎮盧家營個體戶在蘇木山林場周邊及旅游路線兩側建設生態園、采摘園,輻射帶動當地農牧民增加經濟收入。卓資縣卓資山鎮4戶農民聯戶發展家庭林場,承包荒山4000畝,種植了1200多畝云杉、樟子松、榆樹,當地農民以地入股分紅……
生態文明建設是一個嶄新的課題,在過去的幾年中,無論是生態經濟發展,還是生態環境優化、生態文化培育,我市都邁出了可喜的步伐。放眼未來,我們堅信,林業生態文明建設必將潤澤
烏蘭察布的每一寸土地。
新美
墻體廣告 http://www.zzkail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