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凱里墻體廣告 在
甘肅積石山縣胡林家鄉衛生院,“僑二代”孫曦看到父母的名字鐫刻在墻上,有些動容。這是其父孫福林12年前捐資修建的
醫院。“我會接力父親長期幫扶積石山,除提供資金、
醫療設備,還將提供技術支持,并愿意為更遠山村貧窮
大眾修建衛生院。”他說。
積石山在
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境內,是國度級貧窮縣,中國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從1998年開端定點幫扶積石山縣。
11日,國僑辦副主任王曉萍帶領來自英國、新西蘭、加拿大、日本、菲律賓等世界各地的20多位僑資企業家來到積石山對接扶貧項目。經過一天調查后,在“僑商企業家扶貧調查團”座談會上,落實了幫扶項目。同時,僑商現場捐資超越百萬元(錢,下同)。
“走訪完貧窮村,我非常震動,這里遠比想象中愈加貧窮,海外僑胞有義務為大西北貧窮山區脫貧盡菲薄之力。”加拿大僑商徐建華現場捐資100萬元,并提出為村民養蜂產業處理銷路問題。
在吹麻灘鎮后陽洼村,僑商們探望一位住著危房、靠打零工供子女上大學的老人時,連稱“痛心”。得知其子在
武漢大學讀書時,
湖北僑商會提出協助積石山大學畢業生就業,并扶持創業。
“看過之后,我很打動,國度對貧窮地域的扶貧力度如此之大,如此精準。”靠
房地產開發起家的菲律賓僑商黃利云現場捐資30萬元用于建立僑愛新居。
“可以把實惠落到農民手里,如農副產品加工、養殖、種植這些都是我們關懷的事。”日本僑資企業家陳志華愿意為積石山縣貧窮山村處理亮
化工程,裝備光伏路燈。
當日,僑商們提出“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從中藥材種植、小黑峰養殖、羊產業、教育扶貧、
醫療扶貧、科技扶貧等范疇,競相對接幫扶項目。
王曉萍表示,今年是國僑辦定點幫扶積石山縣的第18個年頭,也是協助積石山縣完成2017年整縣脫貧的關鍵之年。為此,國僑辦制定了特地的定點 幫扶工作規劃,列出了詳細的幫扶項目。“十多年來,不少富有愛心的僑界人士一直掛念積石山縣各族百姓的消費、生活,積極參與對積石山縣人民的扶助濟困,為 這里民生改善作了不可磨滅的奉獻。”
一位曾承受過僑胞捐贈而蓋起新房,往常已脫貧的老人一路小跑跟著僑商團,重復感激國僑辦和僑商當年的協助。“在這樣一個大西北窮鄉僻壤的中央,他們對‘僑’有很深的認知,他們的感恩之情令人打動。”王曉萍提出,國僑辦將和積石山積極做好幫扶項目的對接和落實工作。
國僑辦自1998年定點幫扶積石山縣,經過項目扶持、資金援助和人才智力扶貧等方式,共協助該縣落實捐資、引資及捐物折價1.174億元。協助 修建僑愛小學29所,修建
鄉鎮衛生院7所,改造貧窮戶危舊房836戶,培訓該縣干部、技術人員755名,并互送掛職干部,提供人才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