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墻體廣告 固然2016年全國武術套路冠軍賽(傳統項目賽區)是著名的旅游城市
云南省
麗江市舉行的第一個全國性武術大賽,但在
麗江,武術的賽事和活動近年來逐漸活潑,這座美麗的城市曾經連續舉行3屆“中國
麗江國際武術文化節”,去年這個賽事活動還取得了全國精品賽事獎。
這一切的操盤手都離不開一位酷愛武術、懂武術的熱心人——馬濤,
麗江市武術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他用本人酷愛的武術讓
麗江這座城市更具魅力。這位生于1969年的
麗江人一身武藝,是國度一級社會體育指導員、跆拳道黑帶七段、中國武術七段、中國武術段位指導員、考評員。
馬濤自幼喜好武術運動和武術文化,曾拜
云南名家、武當乾坤門主要傳承人劉惠嘉為師,他刻苦學習和研究武當乾坤門的拳術、器械、功法和技擊術,并練習散打、跆拳道等技擊技術,學習拳術、器械和武術根底理論以及教學鍛煉辦法。馬濤曾以運發動、教練員、領隊身份參與各類武術競賽,均取得優良成果。由于刻苦好學、技藝精進,深受恩師劉惠嘉喜歡。
為了在武術文化相對落后的
麗江地域開展和推行武術運動,馬濤不斷做著不懈的努力。2006年,他創辦了
麗江首個集武術、跆拳道、散打、自在搏擊于一體的武術培訓機構——
麗江乾坤武社,為
麗江地域的武術喜好者、傳習者提供了一個學習和停止武術交流的平臺。馬濤親身參與教學,嚴厲選擇優秀選手停止培訓,每年率領優秀學員參與多場國內國際競賽,并獲得優良成果,不時為
麗江地域武術空白的一頁寫下新篇章。
馬濤不只努力于培育
麗江地域的武術專業運發動,也注重
大眾武術運動和武術文化的開展。2012年,在多年籌備后,他發起和成立了
麗江地域的武術之家——
麗江市武術協會,并擔任
麗江市武術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
麗江市國度東巴體育俱樂部跆拳道分部總教練。
武協的成立讓馬濤深感本人肩上的擔子和義務愈加嚴重,在接下來的時間里,他率領武協工作人員深化基層傳播武術文化,認真理解
大眾需求什么,并率領
麗江武協工作人員、
麗江地域武術喜好者積極參與各種武術活動。馬濤認識到,要讓
麗江地域的武術文化開展,首先
麗江武協的工作人員要得到進步,于是他不時帶隊參賽、承辦競賽,在這些過程中逐漸學習武術學問、發現本身缺乏和優勢。
2013年是
麗江地域武術文化飛躍的一年,
云南省初次范圍最大的武術文化交流活動——2013中國
麗江首屆國際武術文化節于當年9月在
麗江勝利舉行,參與活動人數達3000人次。這次活動經過一年多的籌劃和準備,秉著發掘、整理、傳承和發揚散落在民間的、原汁原味的傳統拳法和技藝,營造“大武術”團結和睦氣氛的理念,最終讓
麗江經過武術文化活動再次走向世界。
馬濤說,武術是中國的一種文化,也是一種藝術,它具有文娛性、休閑開智、強身祛病、天人合一的功用。他以為,武術最大的特性和魅力在于,它是以小打大、以弱克強,一個人經過武術的鍛煉能夠迸發出超凡的才能。他以太極拳為例說,習練太極不像別的拳種需求一個人有較好的先天素質,只需用心去學、去練,它合適于每一個人,只需有好的教師、有正確的習練辦法,鍥而不舍地去練習,每一個人都會得到不同水平的成就。
往常工作忙碌的馬濤每天堅持早起練功,他說只要早起才干讓本人有更多時間。固然從小練過競技武術,后來練過跆拳道、散打、柔道、拳擊,但馬濤最后還是選擇了傳統武術。馬濤說,練功給了他一個強壯的身體,不只讓身體的恢復才能越來越強,而且讓整個人都處在一個快樂的狀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