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義烏墻體廣告 2016年,世界經濟仍處在深度調整之中,發達經濟體復蘇低迷,新興經濟體走勢分化,國內宏觀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實體經濟發展面臨多重困難。面對復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
義烏積極融入“一帶一路”戰略機遇,積極打造創業創新熱土,市場貿易繼續保持了活躍和繁榮。據
義烏市市場監管局提供的數據,今年一季度,
義烏全市集貿市場總成交額357.52億元,同比增長9.84%,其中中國小商品城成交額285.57億元,同比增長10.97%。
市場的繁榮活躍,為市場主體的成長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市場主體的健康成長,也為市場的繁榮不斷注入新鮮的血液。經過近年來開展的商事登記制度改革、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市場主體的準入門檻不斷降低,經商環境持續優化,創業熱情日益提高。僅今年一季度,
義烏就新設各類內資市場主體11960戶,同比增長21.56%;新設各類外資經濟主體共131戶,同比增長45.56%。截至3月底,
義烏市場主體總量已達28.19萬戶,約占全國市場主體總數的3‰、
浙江省的5%,超過
浙江省內多個地級市和西藏自治區。在這28萬多戶市場主體中,內資經濟主體有27.61萬戶,外資經濟主體5780戶。
市場主體在數量激增的同時,經營理念也在發生著變化。近年來,小商品出口環境的日益嚴峻、勞動力成本的不斷增加、同質化競爭的日益激烈等不利因素,讓
義烏市場面臨著極為迫切的轉型升級壓力,創新發展、品牌經營逐漸成為經營戶們的共識。
季紹省在
義烏國際商貿城經營音箱、電子琴、擴音器等電子產品,銷售網絡遍及中東、非洲、南美洲等地區。在他看來,雖然自己銷售的商品屬于較為傳統的電子類產品,但創新為這些“老”商品帶來了“新”活力。
“像我們所銷售的這些產品,也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市場競爭激烈,如果沒有創新,就很難在市場上有立足之地。”季紹省介紹說,以今年一季度為例,工廠新開發的款式就受到了外商的歡迎。
同在國際商貿城經營電子產品的包海鋼則通過開拓VR技術新產品,在今年一季度銷售額比去年同期實現了穩步增長。他表示今后還將在新技術領域加強研究和運用,提升自己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將創新、品牌等軟實力作為爭奪市場話語權的“利器”在
義烏已經成為潮流。一季度,
義烏新增注冊商標3468件,有效注冊商標數突破8萬件大關,達80993件,位居全國縣域第一;1-2月全市專利申請量700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145件;專利授權量505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量38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