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赤水墻體廣告 “我一年中有3個月時間會到遵義去,那里的景色美、空氣好,我的咽炎病到了遵義,不用吃藥就好了。”3月21日晚,
杭州市浙報集團的會議室燈火通明,遵義 旅游推介座談會正在這里舉行,
杭州外事集團
公司的陳總提到遵義的美景贊不絕口。這是今年我市提出以超凡規舉措推進旅游市場拓展年,展開全面創新旅游營銷模 式的第一站,按與會嘉賓的話說,他們沒想到遵義這么美。
我市堅持紅色傳承,推進綠色開展,促進旅游供應側構造性變革。今年,以承辦第十一屆
貴州旅游產業開展大會為契機,以全域旅游示范市創立為抓手,依照“范圍 化、精品化、市場化、國際化”請求,加快構建“全景域體驗、全過程消費、全產業交融、全民化共享”的全域旅游形式,奮力推進全市旅游業“井噴式”增長。
高尚梅來自
江蘇銀河集團,輾轉北京相中了遵義綏陽縣的雙河溶洞,決議投資這個中央,她說正是看中這里未被開發的富藏。“213個溶洞、5條暗河,無數的溶洞群,尚在開發的大地縫。”提到景區,高尚梅一五一十。“我們的景區叫
‘十二背后’,‘王’字拆開就是‘十二’,我們要做景色之王。”高尚梅對景區的開展充溢了自信心。
自信心何來?數據為證。2015年,全市接待游客6221.9萬人次,完成旅游綜合收入547.09億元,完成旅游增加值204.9億元,占全市GDP比重 9.45%,占第三產業增加值24.15%。市委副書記、市長魏樹旺在今年2月全市加快旅游開展工作發動部署會議上提出,要深化旅游開展的戰略認識,以更 高的規范、更嚴的請求、更遠的目的、更硬的措施,推進遵義旅游逾越式開展,“井噴式”增長。在此根底上,肯定2016年的目的為:確保接待游客8460萬 人次以上,完成旅游綜合收入765億元以上,同比分別增長36%和40%,其中省外入遵游客占接待總人數的50%以上。完成旅游固定資產投資145億元以 上,同比增長20%以上。
目的何以完成?有措施來落地。今年,省委、省政府把“大旅游、大數據、大生態”作為全省“三
大長板”,把旅游業開展提到新高度,提出新的目的和更嚴的工作請求。我市正舉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加快推進旅游業大開展、大繁榮。
當前,我市有100多處特征景區,15個4A級以上景區,構成了拉動遵義旅游消費的拳頭產品。第十一屆
貴州省旅游產業開展大會于五月在我市舉行,將全面展現遵義全景域旅游開展的成果,這既是宣傳
貴州旅游的重要方式,
也是進步遵義知名度、佳譽度的嚴重機遇,更是加快完成我市旅游“井噴式”增長的重要平臺。“要想富,先鋪路。”我市平面交通體系不時完善,高速公路、
鄉村 公路通車里程分別打破1000公里、2.5萬公里,遵義機場通航25個城市并開通香港航線。“十二五”期間,我市四星級以上星級飯店從3家增至8家,旅游 住宿床位數由5.4萬張增加到13.8萬張,旅游接待效勞條件進一步改善。
)隨著大數據的加快開展,將逐漸建成一批聰慧旅游
鄉村、聰慧旅游景區、聰慧旅游企業,旅游信息化程度明顯進步。與此同時,2015年我市榮獲“十佳紅色旅 游目的地”,
赤水市經過國度康養示范基地復評驗收,遵義縣花茂村榮獲“最美紅村”、婁山關和四渡
赤水景區榮獲“十佳紅色旅游景區”等,全市各旅游景區景點 佳譽度和知名度大幅提升。目前,我市正在積極申報系列“國字號”休閑品牌和國度級全域旅游示范區等,這些都將成為我市旅游業的亮點、賣點和“引爆點”。
唱響“紅色傳承、綠色開展”主題,魏樹旺指出,要以全國全域旅游示范區創立為載體,打好山地旅游牌,全力攻堅第十一屆全省旅發大會,突出范圍化、精品化、 市場化、國際化,加快構建“全景域體驗、全過程消費、全產業交融、全民化共享”旅游開展新格局,加快“景點旅游”向“全域旅游”轉變,以超凡規舉措推進遵 義在全省完成旅游“井噴式”增長中走前列、作奉獻。
接下來,對進入“全省100個景區”“全省100個后備景區”的29個項目,市政府湊合景區提質晉級工作停止考評,采取以獎代補的方式,對項目推進停止重 點扶持。以貫徹落實紅色旅游三期規劃為契機,加快施行一批紅色旅游項目。重點施行“三個一”工程,即打造一個紅色文化論壇;打造一個全景域長征文化體驗主 題公園,實景展示強渡烏江、四渡
赤水等紅色歷史;打造一個以遵義會議會址、婁山關戰役遺址、遵義縣茍壩、習水縣土城為主體的紅色文化留念體系。
編制完善好“十三五”旅游規劃,重點突出紅色旅游、生態旅游、全域旅游、山地旅游、
鄉村旅游、旅游扶貧、區域旅游、文化旅游、會展旅游等,把全域與特征、 區域與精品、商務與培訓、文化與文產、養生與健身、休閑與度假、探究與賽事、快進與慢游充沛分離起來,加快編制旅游交通、
鄉村旅游、紅色旅游、生態旅游等 若干專項旅游規劃,推進各重點范疇完成打破。其中:中部區域分離城市休閑經濟的特征和遵義會議、茍壩會議、婁山關戰役等重要歷史事情,鼎力開展紅色旅游、
鄉村旅游;西部區域盤繞
赤水河谷旅游公路,深度發掘四渡
赤水開發價值,做好白酒、生態、紅色、古鎮、休閑、體驗、康養文章,把
赤水河流域打形成為世界級旅 游精品;東部區域突出綠色底色,重抓綠色旅游,完成茶旅、農旅全面交融,一體化開展;北部區域突出民旅文化特征,融入
重慶,鼎力開展民俗游、
鄉村游。
在旅游商品開發方面,充沛調動和發揮民間能工巧匠和文化藝人的積極性,以創意優化商品設計、開發,把遵義的景物、風味、景色設計成文化旅游商品。深度發掘 遵義特征餐飲文化,以“安康、綠色、質量”為主題,強化國度天文標志產品體系,引入可追溯食品保證系統,開發烏江豆腐魚、遵義羊肉粉、遵義雞蛋糕等遵義特 色小吃。同時,借助
鄉村電商系統,鼎力開展旅游商品物流業,催生一批網上旅游商品購物店,讓遵義的旅游商品賣得快、賣得好,讓旅游商品成為遵義
大眾脫貧致 富重要產品。
打通旅游交通“最后一公里”,加快構建對內“城景快捷通達、景景環線串聯、指示標識完備、停車效勞配套”的旅游交通網絡,對外構成遵義至主要客源地的旅游 快捷通道。打通旅游配套設備建立“最后一公里”,加快建立市級游客集散中心和重要旅游區游客集散中心,構建集旅游咨詢、旅游推行、旅游投訴、旅游信息化、 旅游緊急救援等功用為一體的旅游集散體系。打通旅游效勞規范“最后一公里”,加快推進旅游效勞規范化建立,啟動遵義會議會址5A級景區申報,創立一批4A 級景區,“十三五”期間新增國度4A、5A級景區25個以上。打通文化平安出游“最后一公里”,深化展開旅游結合執法、經常性執法,重拳打擊和取消違法違 規的游覽社和旅游購物點,進一步管理標準旅游市場次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