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手繪墻體廣告 4月11日至15日,
江蘇省委書記羅志軍在建湖縣慶豐鎮的董徐村停止“三解三促”駐點調研,他與村民們并肩而坐,家常式的攀談,一下子拉近了彼此間的間隔。4月20日,是
鹽城市每月固定的“黨員統一活動日”,“兩學一做”自然是活動日共同主題。交匯點記者來到慶豐鎮董徐村等一探求竟。
羅書記駐點的董徐村。張華 攝
早上,慶豐鎮董徐村會議室濟濟一堂,屏幕上“縣網上黨群效勞中心董徐村站”網頁格外醒目。點擊“黨員學習”欄目頭條,便呈現省委書記羅志軍部署“兩學一做”活動的新聞畫面和同期聲,在座54名黨員全神貫注觀看。
“老黨員不拖‘兩學一做’后腿。”78歲的徐大根在討論中說:“羅書記駐村,12號下午還登門探望我,我太沖動了。今后,我要愈加支持支部工作,還要巡管村莊環境,不讓人亂倒渣滓。”
“董徐經濟開展微信”群主、不斷“現場直播”的村婦女主任李建娟舉手報告:“在射陽縣包魚塘的6位黨員,希望參會的縣農廣校教師講講直播稻種用量,他們在家種地的婆娘都把握不準。”村支書徐吉為聽后,趕緊把話筒遞給后排高個男子,“朱農藝師,請講。”
高級農技師朱振洋在黨員學習會上解說農技學問。
董徐有600畝雜交稻制種田,61歲的高級農藝師朱振洋退休后,常年掛村效勞,每月20日的黨員活動日根本到場。“這個問題有普遍性。”老朱走上臺說:“一畝直播稻田,9到11斤種子就夠了,可有人撒到25斤,結果呢?倒伏減產。不是種子撒得越多越高產,合理密植最重要。直播稻宜早不宜遲,過6月20日就不倡導直播了。這回記住啦?”臺下響起一片掌聲。
徐吉為通知記者,掩蓋縣
鄉村三級的網上黨群效勞中心,既是黨員學習培訓平臺,又是農副產品供需信息平臺,還是效勞村民的工作平臺。記者點開“網上黨代表工作室”,正好發現“村民吳女士”投訴帖:“我繳100元協作
醫療費用時,還要加收20元不測傷害險,說不交納就不開收據,這對嗎?”只見村網絡管理員回復道:“20元/年的小額人身不測保險,自愿繳、不強迫,不開收據違規。”
分開該村,記者來到
江蘇三航物流集團有限
公司。51名黨員,船上活動黨員和駐外黨員就占38名。推開會議室門,只見
公司黨總支書記、董事長鐘章軍,正同停在通榆河“01號”船上8名黨員視頻對話:“縣里‘兩學一做’學問競賽題,要獨立做,做好經過QQ傳回來。船上不許賭錢,小來來也不行。”“從沒人賭錢。”對方答。“警鐘長敲!”鐘章軍說,飛行平安第一、消費第二,黨員每天要主動排查平安隱患,吃苦在前。
中午12點多,當記者趕到塘河街道雙湖社區時,上午“兩學一做”活動曾經完畢。記者連聲“負疚”,社區黨總支書記周紅梅卻說:“掃墻上二維碼,參加全縣首個社區黨建微信公眾號,包你不虛此行。”
雙湖社區建起全縣首個黨建微信公眾號。
果真,微信欄目非常貼近
大眾,有義診的“祁醫生工作室”、為老人免費理發的“愛心美發屋”、雷鋒超市、“四點半學校”等,線上線下一體效勞,居民既可徑直到900平方米的社區大廳選擇效勞,也可微信預定。“看,省委羅書記4月14日視察社區,僅20分鐘,我們就發出第一條微信。”周紅梅邊刷屏邊引見。
4月22日,在建湖“兩學一做”發動部署會上,縣委書記陳平說:“要把問題導向貫串學習教育全過程,重點補齊
鄉村水利、
鄉村道路、村莊環境、文化設備和精準幫扶5塊民生‘短板’,在處理問題上務實效。”
新美
墻體廣告:http://www.zzkail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