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榆林墻體廣告制作】張光強,18歲,橫山縣武鎮張家灣村人,今年高考以597分的好成績成為橫山縣文科第一名。看著東北財經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他犯愁了:家中實在無力支付他和姐姐一年近兩萬元的學費啊……
說起學費 樂觀的他也皺眉
“每到開學時,父親就會挨家挨戶為我和姐姐借錢交學費,小時候我根本不懂借錢有多難,只知道有錢交學費就行了。10歲那年開始,每當我和父親一起去親戚、朋友家借錢時,聽到一些親戚因為不情愿而說出很多難聽的話時,才知道父親多艱難。現在我上學需要8000元,每次看到爸爸去借錢都要看人家的臉色,我就很難受。”一說起學費的事,樂觀的張光強總會皺起眉頭。
“我家的情況一直不好,八十歲的奶奶常年有病,每年都要花一大筆醫藥費,父母沒有上過一天學,在家務農,由于多年勞累,父親雙腿都有關節炎,還有嚴重的胃病,家中收入十分微薄。”張光強嘆了口氣。
“我大姐現在上大三,一年學雜費也近萬元,二姐由于家里貧困連初中都沒有上,早早就出門打工了。”在張光強的印象中,家中一年省吃儉用的錢大多都用在了他和姐姐的學費以及奶奶的醫藥費上,而且為此還欠了很多債務。
“從很小的時候起,父母就教育我一定要好好學習,不要再像他們一樣,一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天。我知道父母供我學習的辛苦,更明白他們的良苦用心,所以我總覺得能坐在教室里上學是最難得、也是我最幸福的事情。”
父親說砸鍋賣鐵也要供他
8月7日,面對來采訪的記者,張光強的父親張啟才說:“自從兒子被錄取后,我就到處借錢,但借的次數太多了,親戚朋友們也都不愿意再幫助我們。家里有10來畝地,主要種土豆、谷子,收成好的時候一年也就收入6000多元錢,根本負擔不起兩個孩子上學的費用。我想出去打工,但身體不好,所以只能和親戚朋友借,現在外面負債近五萬元,其中一萬多元是利息較高的貸款。
我知道娃也很犯愁,我跟他說你好好上大學,至于怎么籌錢那是大人的事。我這一輩子就是因為沒文化吃盡苦頭,所以再也不能讓娃受這份罪,就算砸鍋賣鐵,也要供娃上大學。”
愛心
三名市民一早趕來捐款
昨日,本報A13版報道了山陽縣“斷手女孩”張婭妮用左手寫字完成學業,以528分的成績被西安財經學院錄取的事情,這個女孩的勵志故事感動了很多讀者。
昨日上午9時,三名市民來到報社,分別捐出2000元、1000元和2000元,將張婭妮的善款湊齊。“她的事情感動了我,我家在金康路,一大早就跑到報社,就想幫一幫這個女孩子……”這名曾姓老人特意趕來幫助張婭妮。同時,老人還幫助了另外一名貧困學生。
下午6時,74歲的謝女士也趕來將100元善款捐給一名貧困學生,“錢雖不多,但這些孩子需要。”昨日,有22名市民參與到本次捐款中。僅昨日一天,收到善款54910元。
捐款
困難職工子女可申請金秋助學金
全省工會2013年“金秋助學”活動暨“困難家庭高校畢業生陽光就業行動”昨日啟動,到9月10日基本結束,符合條件的全省困難職工和農民工,可以為剛剛考入大學的子女申請每人不低于1000元的助學金。
在昨日的啟動儀式上,省總工會對省屬企業的100名特困職工、農民工家庭中考入大學(一本以上)的子女,給予了每人5000元的資助。
省總工會常務副主席周樹紅介紹,“金秋助學”活動暨“陽光就業行動”的幫扶對象,是在所在縣(區)工會建立了困難職工電子檔案的困難職工、困難農民工家庭子女以及未就業困難職工家庭高校畢業生。其中困難農民工如果要列入困難職工電子檔案,必須是以工資性收入為主要來源,并且和企業簽訂了1年以上勞動合同的工會會員。
今年全省各級工會已籌措2200萬元助學資金,將陸續發放到受助困難職工子女手中,資助金額每名學生不得低于1000元。想申請資助的家長可以向所在縣(區)的工會咨詢政策,并通過所屬企業工會遞交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