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凱里墻體廣告 4月25日訊,
凱里,“百節之鄉”,這里有世界上最長最寬的風雨橋
凱里風雨橋,世界上最大的苗寨西江千戶苗寨,中國最后的槍手部落芭沙部落,和獨一地道的苗家酸湯魚。滬昆高鐵拉通后,以前需求8個小時車程才干抵達的
貴州凱里,竟進入了
長沙的3小時旅游圈。
今天,
貴州省黔東南州
凱里市在
長沙舉行“向西六百公里湘遇山水
凱里”旅游推介會。這是
凱里為推進旅游開展走出苗疆侗鄉腹地,2016年全國旅游推介會的第一站。
凱里市是
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州府所在地,又有“苗侗明珠”的別稱。2011年,
凱里是獲全國衛生城市提名資歷,之后相繼被評為“中國生態文化旅游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度衛生城市”等榮譽稱號。
凱 里是一座具有較好的旅游設備的
現代化城市,從這里動身,能夠旅游
凱里周邊的南花苗寨、下司古鎮等,還能夠深化苗疆侗鄉腹地,旅游西江苗寨、肇興侗寨等民族 村寨,在雷公山原始密林洗肺,在侗歌苗舞和米酒中沉醉……開啟一段又一段充溢美麗和驚喜的旅程。因而,
凱里成為
貴州省乃至中國西南的重要的旅游集散地,也 是很多游客心向往之的旅游目的地。
隨著高速鐵路的開通和
貴州縣縣通高速的完成,從
長沙到
凱里以前漫長的六百公里旅程,已被高鐵縮短到三個小時,而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路網能夠讓游客白晝在少數民族村寨中體驗原生態文化,夜晚在
凱里享用
現代化的旅游設備和效勞。
會上,
貴州省黔東南州與
湖南省
長沙市旅游行業代表在現場簽署協作協議。黔東南州委常委、
凱里市委書記張淼列席了推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