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赤峰墻體廣告 退城入園,即企業讓出城中土地到開發區內開展。在
內蒙古赤峰市2016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十二五”收官之年做的重點工作之一就是推進
赤峰制藥、丹龍、蒙欣、艾克等醫藥企業退城入園。
在
赤峰市紅山經濟開發區,入駐企業有129家,布置就業2.5萬,曾經構成了煉金、醫藥、機械、紡織四大主導產業。
赤峰市紅山經濟開發區管委會黨委副書記高翔在承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2011年開端,開發區在加快規劃建立的同時,開端承接“產城共建”,積極推進中心城區相關企業施行“退城進園”,使規劃區內企業集中集約開展,并為城區開展提供產業支撐。截至目前,開發區承接退城入園項目33個,項目總投資66.7億元。
退城入園的考驗
為了理解退城入園為企業帶來的益處,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走進了園區的一家企業——
赤峰市蒙欣藥業有限
公司。
李渤,
赤峰市蒙欣藥業有限
公司、
赤峰市艾抑制藥科技股份有限
公司總經理。李渤通知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其真實沒搬遷以前,企業的開展曾經遇到了瓶頸,藥企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環保,企業原來的廠房在市區,國度對環保的高請求加上業務的開展,想要擴展范圍增加環保投入根本上曾經沒有空間。
赤峰市提出的退城入園對企業來說其實是一次考驗,
赤峰市蒙欣藥業有限
公司、
赤峰市艾抑制藥科技股份有限
公司同屬上藥集團的成員企業,4億元的重新投資、18個月的搬遷方案,對企業來說不能不謹慎。
園區一次次上門洽談,政府一路暢通的辦事效率讓企業下定決計入園。借此時機,李渤將兩個企業整合到了一個廠區,并更新了消費設備,如今
赤峰市蒙欣藥業有限
公司成為上藥集團的普藥基地,艾抑制藥也成為上藥集團的多種類消費基地。環保方面,企業自籌資金1000余萬元。原廠地址由政府交給企業開發,企業在原廠址為2000多名員工建成了福利房。
高翔通知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截至目前,醫藥產業項目退城入園醫藥企業7個,投資額到達47.9億元,關于退城入園企業政府在各方面給予了政策支持,完成了中心城區企業向園區集中,醫藥產業范圍化開展的總體目的。
企業搬遷不虧員工
在
內蒙古,羊絨企業不斷被視為勞動密集型企業。退城入園關于這樣的企業更是一次考驗。
東榮羊絨開展(集團)有限
公司副總裁楊貴卿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在全國羊絨制品出口額降落6.8%的狀況下,東榮集團卻在出口創匯額上較上年增長7.7%,出口羊絨及羊絨制品位居全國第五位,
內蒙古第二,這就是退城入園帶來的益處。
楊貴卿引見,東榮羊絨搬遷方案從2013年5月開端,到2014年12月完畢,總投資3億元。搬遷的同時,東榮羊絨停止大范圍技術改造,技術引進和新產品研發,淘汰落后設備65臺,手搖紡織機165臺,淘汰落后羊絨衫產能28萬件。技術改造的同時帶來的就是大量勞動力的閑置,搬遷是不是意味著員工的下崗?面對記者的發問,楊貴卿通知記者,羊絨企業是勞動密集型企業,企業搬遷不能虧了員工,
公司將原來的職工停止了崗位調整,分流到了各個環節,在這次搬遷過程中
公司沒讓一個員工下崗。
“發明條件,加快企業退城入園步伐,積極推進項目向園區規劃、企業向園區集結、產業在園區循環。”高翔表示:“園區正在積極推進‘一區四園’建立,培育綠色產業,打造生態園區的開展理念,完成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諧和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