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凱里墻體廣告 她有一雙漂亮的眼眸,投射出好心的光輝;她有一副清亮的嗓子,唇動著親切的言語。她的善舉, 雖說猶如九牛一毛,卻激起了別人奮進;她的舍得,雖說犧牲休息時間,卻增加了人生的寬度。十七年的風風雨雨,她在堅持著什么,貢獻著什么,讓人們念念不忘 身邊這位大好人?她就是
凱里經濟開發區鴨塘街道翁義小學教員——文勝鳳。
現年36歲 的文勝鳳,出生于
凱里經濟開發區鴨塘街道翁義村。1999年7月,她畢業于
凱里民族師范,為了響應教育局基層教員人才方案“從哪里來到哪里去”的號召,毅 然毅然回到家鄉從事教育事業。在17年的教書生活中,她被評為區級優秀教員2次、先進德育工作者3次,市級教學技藝大賽一等獎1次、州級教學技藝競賽二等 獎1次。她身披紅色綬帶參與
貴州省第四屆道德模范先進事跡巡報答告活動之后,她參加的青鳥助學會榮登了2016年4月“
貴州好人榜”,如今又匆忙投入到下 一輪的青鳥助學活動中去,筆者只得在“五一”小長假應用微信采訪了她。
犧牲休息時間 愛心捐助無期限
自 1999年開端從教以來,
鄉村小學不斷是文勝鳳的人生舞臺。她在
鄉村小學17年的執教生活中,遇見很多家境寬裕上不起學的學生,貧窮生主要緣由分別是家庭 耕空中積少經濟收入低下、父母終年外出務工致使留守兒童疏于管束、天災人禍疾病纏身返貧返困等,這些艱難都會給孩子們脆弱的心靈烙印不可磨滅的心理陰影, 久久不易消逝,更不利于孩子的安康生長。文勝鳳常常說:“作為一位人民教員,一名忠實的共產黨員,協助這些有艱難的兒童,我是責無旁貸的,我不會袖手旁觀 的。”于是,她先從本人做起,應用本人微博的工資收入,購置學生用具,用本人的愛心,傳送給每一個需求協助的孩子。至于犧牲大量休息時間,她是義無反顧, 毫無怨言。
構建援助平臺 會聚愛心的大海
2008 年汶川大地震,文勝鳳在電視里看到凄慘的局面,特別是有些孩子沒有了父母親戚,她都哭了。她深深感知,社會上面臨艱難的人數不勝數,她都想協助他們,但一 個人的才能有限,她只是一個小學教師,沒有更多金錢施助,常常面臨施助無門的境地。假如想協助艱難的學生脫離窘境,必需經過一個平臺,涓涓細流的貢獻才會 匯集成汪洋大海的愛心,才干愈加實真實在地幫到了需求協助的人。在她深深思索如何構建援助平臺的時分,她認識了一個民間公益群體----“緣聚凱城”,算 是真逼真切找到了“組織”。這是一個愛心QQ群,成員來自四面八方、各行各業,大家都和她具有一顆恬淡名利只求奉獻的心,一方有難八方援助,只需成員們得 知哪里需求協助哪里就是她們捐助的中央。文勝鳳在這個群體中,積極聯絡外界知名人士,意愿為災難之人捐資捐物,成果斐然,熱情主動,后來成為此愛心QQ群 的中心人員。不久,她們為了更好地顯現出愛心傳送的決計,會聚到更多情投意合的愛心之人,讓人一眼便知團體的社會性質,注冊了“青鳥助學會”。
分享愛心故事 再苦再累也值
2008 年11月,寒風暴虐著
凱里市三棵樹鎮魚寨小學,窗戶腐朽不堪,四面透風以致于孩子們凍得瑟瑟發抖,“緣聚凱城”QQ群成員援助其2405元修繕學校。畢竟 群成員資金有限,她唯有發起網絡捐助方能徹底處理問題,香港善福基金有限義務
公司經過實地調查,捐款7萬元修建魚寨小學操場。2009年5月,黔東南州人 民
醫院住著一個父母雙亡、與爺爺相依為命、本人患上尿毒癥的小學生,她得知后在群里發布公告,發起愛心捐助活動,籌措了
醫療費用,固然這位小學生最終不 治,但是在他離世之前他們也貢獻了愛心,傳送了暖和。2011年秋,一場熊熊大火,把麻江縣龍山鄉白興村的全部財富化為灰燼,全村人欲哭無淚,她得知后, 號召愛心成員核對受災學生人數,群員們大方解囊,捐出物資,還親身把衣物、棉被,書包等運送到了災民手中。可是,白興村地處偏遠,公路沒有通到白興村,村 民出出進進不是翻山就是過坎,她們一路肩挑手提,汗流浹背,最終含辛茹苦把物資送給白興村災民們,心中的一塊巨石才放下,看到災民久違的笑容,她們再苦再 累也值了。
辛勞愛心路 八方人士來相助
2012 年,青鳥助學會“我為孩兒送冬衣”活動順利展開,她的任務是調查和搜集
凱里經濟開發區義務教育階段的學齡兒童孤兒狀況,此項工作能夠說是一項運動,是一個 耗費膂力的事情,整個經濟開發區現轄1鎮和1個街道辦事處,4個新型社區、23個行政村、3個居委會,現有人口15萬人,她兩個星期才完成走訪工作,均勻 每天走訪2個社區或行政村,統計出了生活艱難的86名孤兒,趕在寒冬前把過冬衣服送達他們手中。此間的艱難不可計數,
汽車拋錨,只得推車前行,幸虧路人幫 助,她才干圓滿完成任務;貧窮生的家在遠方,交通不便,特別深化月亮山地域,翻山越嶺、翻山越嶺是常有的事,腳底下磨起了泡,腰間有陣陣的酸麻感……
榮登好人榜 不忘愛心接力棒
采 訪停止了大約一個小時,筆者問她榮登2016年4月“
貴州好人榜”有什么感受嗎?能夠對大家說你最喜歡的一條寄語是什么嗎?她謙遜地說:感激各媒體的深化 報道,才讓我登上
貴州好人榜,這是一個肯定,更是一種鼓舞,還是那句話:“只需杯里還有一滴水,我一定雙手送給口渴的人”。
一人難挑千斤擔,眾人能移萬座山;一人拾柴火不旺,眾人拾柴火焰高。目前,“青鳥助學會”正積極投入到下一輪的助學活動中,他們付出了汗水和辛勞,置信會有更多的人曉得有一個不為名不為利的愛心團體叫“青鳥助學會”,正在點亮人們心中的一盞希望之燈。